当前,我市脱贫攻坚已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干部群众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在安庆,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最美好的年华,扎根在最艰苦的地方,啃最难啃的骨头……脱贫攻坚的最后战役,已然吹起了冲锋号。
他们,正是千千万万冲在扶贫最前线战士的缩影。即日起,我们将推出《扶贫人物志》,讲述这些优秀扶贫人物的扶贫事迹。
图为曹良元(左一)、刘和秀(右一)夫妻两人扶贫工作照。照片由曹良元提供。
今年,我市首次举办脱贫攻坚奖表彰活动,一批为我市脱贫攻坚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接受了表彰。在脱贫攻坚奖的获奖者中,80后夫妻曹良元、刘和秀是唯一一对“扶贫夫妻档”。
“夫妻二人都在扶贫一线工作,在我们县是十分少的。他们夫妻俩在扶贫路上携手奋战、砥砺前行,舍小家为大家,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段朴实且让人感动的扶贫故事。”11月1日,记者在怀宁县采访曹良元、刘和秀时,该县扶贫办专职副主任吴良标向记者如此说道。
砥砺同行 奋战扶贫一线
2016年年初,原为怀宁县畜牧兽医局副局长的曹良元担任怀宁县农委扶贫办主任,正式加入脱贫攻坚行列。10月,刘和秀被抽调到县扶贫办,负责项目管理及产业发展工作。夫妻二人先后走上了扶贫路。
江镇镇新合村和于山村,是怀宁县典型的山区贫困村。两个村人均耕地少,年轻人多在外地务工,没有明显的优势资源,2017年都要实现村出列。新合村到外地考察后,了解到种植中药材的后期效益很好,便想通过种植蛇床子发展中药产业。经过试种,发现当地并不适合种植蛇床子。
随着时间迫近,两个村出列的工作日渐紧张起来,适合两个村发展的特色产业却还没有确定下来。
因在畜牧业方面有研究,且曾帮助贫困户通过发展肉羊养殖实现脱贫,曹良元认为两个村可以将养殖业作为村里的扶贫产业,以合作发展的形式带动村里的贫困户脱贫。刘和秀却觉得两个村发展黑木耳种植业,通过带动用工的方式实现贫困户脱贫更合适。
“我们都觉得自己的想法更可行,谁也没有说服谁,几乎天天到村里去,和村两委商讨确定应该把什么作为扶贫产业发展。去了不下几十次,最后她拿出政策‘压’我,说发展种植业符合‘三变’政策。”回忆起当时和妻子为两个村寻找特色产业而发生争执的情景,曹良元笑着说道。
经过调研村情,并与镇、村干部多次谋划,最后,两村根据当地实际把黑木耳种植作为村特色产业发展。2017年,于山村种植黑木耳获得产业收益150多万元,新合村收益80余万元,两个村均顺利完成出列。
同在扶贫一线,曹良元、刘和秀虽然会有不同意见,但更多的还是互相帮助、互相勉励。
“新合村贫困人口的结构是怎样的,你帮我在扶贫信息系统里分析一下?”“到户特色种养业扶贫奖补是否要先建立项目库,申报流程是什么,把产业扶贫到村到户项目库建设流程和规范的相关文件给我一份。”工作中,曹良元经常向妻子了解扶贫系统掌握的资料,结合农业系统的要求,及时调整扶贫工作思路。
“这次检查发现,有些村干部对产业扶贫帮扶中利益联结机制把握不准,你有时间去指导一下。”同时,刘和秀在平时督查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也会第一时间告诉曹良元,让他及时了解情况,指导完善。
忘我奉献 舍小家为大家
因为长期奋战在扶贫一线,夫妻二人的精力也就更多倾注在工作上,上、下班谈论最多的话题都与扶贫有关,如何提高贫困户发展能力、建立产业利益联结机制、出台产业奖补政策、开展技能培训等等。
以前,夫妻俩隔几天便打一次电话问候一下父母,过节放假也会回家看望。从事扶贫工作以来,二人不仅回家的次数明显少了,打电话也不像以前那么频繁了。
“有一次我爸打电话来骂我,说电话也不给家里打一个。”说到家庭,曹良元心中满是愧疚,“因为经常加班熬夜,没有时间去陪伴、照顾家人,所以儿子感冒生病也比同龄孩子多。”
儿子读幼儿园时,放学后大多托管在亲戚朋友和老师家中。“2016年12月的一天,我们俩都下乡参与产业扶贫项目验收……”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但回想起那次儿子在幼儿园的经历,刘和秀依然没能忍住伤心,哽咽着说不出话。
曹良元接过话头,“那天很冷,等项目验收结束,天都已经黑了,可还有相关验收手续要办。于是和秀打电话问老师,儿子在幼儿园怎么样。谁知道老师们都有事回家了,幼儿园里只剩我儿子一个小孩和门卫。和秀她听到后放心不下,立即打车赶回县城幼儿园。因为儿子太小,想小便时没和门卫说,直接尿在了衣服里,裤子从里到外都湿透了,浑身冰冷,当晚就发了高烧。”
对于夫妻二人的家庭情况,扶贫战线的同事们都有所了解,深感不易。作为刘和秀的同事和领导,怀宁县扶贫办专职副主任吴良标深有感触的向记者说,“产业扶贫工作不容易,他们夫妻俩都扑在产业扶贫上,真的付出了很多。经常是一个在农委加班,一个在扶贫办开会,儿子被锁在家里。如果没有坚定的扶贫信念,又怎么能做到这样?他们俩舍小家为大家的牺牲奉献精神,已经不止一次感动我们这些扶贫工作者了。”
由于工作中经常加班加点,长期缺乏休息,曹良元的身体经常出状况,今年2月住院治疗了半个多月。出院时,医生再三叮嘱他在家多休息几日,以后严禁加班劳累,可第二天他就回单位继续工作了。
“我们不是没想过其中一人去做别的工作,可扶贫有它的特殊性,永远在路上,产业扶贫的工作也没有人能很快就接手,所以我们还在坚持着。我们顾不上照顾孩子和老人,幸好他们都非常理解、支持我们。”刘和秀说,“现在看以前的贫困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贫困户们的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感觉很有成就感,也发自内心地感觉从事扶贫工作很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