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本地快讯 >

“望天”:百年古驿道 十里状元乡

  望天,曾是太湖县的一个山区乡,拆乡并镇之后,成为北中镇的一个偏远山村。曾几何时,这个形似罗盘、状如盆地、云雾缭绕、风光绮丽的宝地曾承载着几千年的岁月流转,风华盛极一时。如今,往事随风,地名犹在,却别是一番风景。

  明太祖朱元璋留下的前朝轶事

  说起“望天”地名的由来,还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

  传说,朱元璋建国前,有一次率兵经过此地时,坐骑突然腾空惊叫,朱元璋回头一看发现后有追兵,便弃马潜藏,躲在一家铺子的仓库里,待追兵走后,才又骑马赶路。后来,当地人又将朱元璋送行至艾口岭凉亭,因不便越界,便登上传言抬头可见“天门”的古皮尖远望“天子”安全出境,直到过了腰磨畈才返回。

  “此后,当地人为了纪念天子,便将朱元璋避难的铺子改称为‘马嘶铺’,将登高送行的古皮尖改成为‘望天’山,后来的‘望天乡’也是得名于此。”曾主持编写《望天乡志》的原望天乡文化站站长吴合德向记者介绍说。

  自明清以来,贯穿望天乡的马嘶铺一直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并且成为太湖县赫赫有名的五条古道驿站之一。

  如今,古驿道变成了宽敞的马路,原来的“马嘶铺”也变成了“三角洲”文化活动中心,但在街口矗立昂头嘶鸣的铜奔马雕像中,仍可窥见当年轶事。

  翰林赵文楷诞生地——“状元之乡”

  清代嘉庆元年殿试状元、持节琉球的代驾王(册封正使)赵文楷就诞生在原望天乡宝坪村的赵家冲。自赵文楷以后,诗书传家,世代书香,其家族成为有名为文化世家。

  “正如风水先生所言,此地为‘龙虎地,保驾山,狮象锁水日,日月把门关’的宝地,即便是荒山野岭的小山村,也能诞生状元赵文楷,成就文化世家。”吴合德说。

  被誉为“神童”的赵文楷自幼天资敏慧,才智过人,六岁即赋诗《咏百舌》,“桃花红未了,百舌闹春晓。能作百般声,枝头压百乌”,朗朗上口的诗句至今还有不少当地人能吟咏;因为“踩断木桥造石桥,脱掉兰衫换紫袍”而建的“状元桥”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赵文楷寒窗苦读、诗情满怀、坚守孝义、远大志向、清慎自矢等精神被当地人广为推崇,其一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交不忘旧,言不崇华”更是成为望天人民世代相传的家训。

  当然,赵文楷亦有乡愁,曾作“金勒马嘶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对联送给王大枢,对联至今还留在新疆伊犁。

  后来,赵文楷后代赵继元也曾与时任军机大臣的妹夫李鸿章登上望天山,赵继元还曾写下五言律诗《陟望天山绝顶》,该诗已被录入《望天乡志》。赵氏从状元赵文楷到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六代翰墨,风骚相传。

  山乡小都市留住风味“乡愁”

  隐藏于大别山里的望天历史悠长,曾发掘国家一级文物——商代青铜宝鼎,同时还挖出了商代“陶碗”“陶罐”,这里还是筏形古人类遗址。至今,仍不乏梅里山庄、爱吾庐、太师府等雕梁画柱古民居,古戏楼、古祠堂、古花桥、古牌坊,古铺古寨林立,古树古凉亭云集……曾几何时,这里就是文人墨客争相登临的文化圣地。

  瓦雀鸣晨,鸡犬唤昏,曲径溪流笑语。优沃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一方水土的美丽富饶,这里不仅生产生姜、板栗、野葫芦籽、笋干、苦菜、长命菜等特色土菜,还广泛种植茯苓、百合、天麻、枣皮、葛根等中药材。这里自明清以来便已形成富有丰厚文化底蕴和浓郁地方特色的文明昌盛的新兴集镇。

  与昔日相比,如今的望天虽处于闹市之外,却依然风姿绰约——那山难掩峥嵘,那水清如凉泉,那人珍爱生活。这里的群众文化如火如荼,这里的乡村产业“接二连三”,这里的优秀学子遍布海外。

  “百年古驿道,十里状元乡。虽然我一辈子也没走出过大山,但是我不后悔此生只与这片土地相伴。”在采访时,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感慨,“这里有太多值得我们后人铭记的东西,不应该被世人遗忘。希望子孙后代能留住这些美,留住这些能传下去的文化基因。”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