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4日,记者对市残联进行采访时了解到,2018年,市残联努力做好残疾人就业、扶贫、教育和各类社会保障工作,全面提升残疾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当日,市残联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近年来,全市残联系统以加快推进全市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为核心,以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为目标,以残疾人“娘家人”的角色予以定位,全心全意、真心真意、诚心诚意地为残疾人服务。他们这种“以民心换安心”的维稳工作法,从一定程度提升了残疾人维稳防控体系建设,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据了解,今年11月份的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200元钱,刚刚打入贫困残疾人账户不久,大观区德宽路大观亭社区小杰妈妈就迫不及待的取了出来。因为小杰家是一户多残家庭,其父母是重度肢体残疾人,小杰则患有智力障碍,不幸的是,他去年又患了葡萄膜炎,导致双眼失明。小杰家是低保家庭,前几年,社区帮他家申请了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现在他们一家三口,每个月可领到200元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这份数额不大的资金,对于普通人来说算不上什么,但在小杰的家庭,却像雪中之炭一样,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我市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资金,之所以能够及时发放,是因为各级残联建立健全了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两补”制度,按规定从快、从速,予以申报、审核残疾人“两补”申请。2018年,全市共有45306名残疾人享受到了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共投入资金2405.47万元。全市共有46321名残疾人享受到护理补贴,共投入资金2581.01万元。同时,我市在市区实行了一户多残家庭福利津贴制度,今年市区共有546户“一户多残”家庭、1165名残疾人享受到生活补贴,共发放资金139.8万元。
今年,我市通过项目扶持、结对帮扶等各种渠道,扶持贫困残疾人2312名,其中,解决温饱2211名。同时,市残联协调民政部门,将“三无”残疾人优先纳入供养,对符合城乡低保的45863名残疾人实行应保尽保,并适当提高保障标准;对30251名农村特困残疾人进行定期救济,有力保障了贫困残疾人基本生活。超额完成了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项目和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等省定民生工程任务。今年,市残联瞄准“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率达到65%以上”目标,做到对重度残疾人、残疾儿童、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贫困残疾人等五类重点对象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予以全覆盖,让他们再一次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据市残联负责人介绍,他们除了筑好残疾群体兜底网,让残疾人基本生活有保障,还将残疾人法律援助纳入民生工程,依托各级法律援助中心,成立残疾人法律维权服务站、维权岗和调解中心,设立法律援助信息员,畅通残疾人法律援助申请渠道。目前,已与全市16家律师事务所建立法律服务合作关系,40余名律师参与残疾人维权工作,为残疾人提供咨询、代书、调解、代理诉讼等法律服务。同时,市残联还通过“互联网+”等各类服务平台和渠道,全面了解关于残疾人切身利益的各种社会热点、难点和敏感问题,积极予以认真排查、化解,确保了残疾人群体的稳定。
12月24日,市区残联了解到宜秀区残疾人孙长发的具体情况后,主动上门予以引导和扶持。通过不断的努力,孙长发脱贫致富了。但他饮水不忘挖井人,他们夫妇尽己所能,主动安置五名残疾人到其蔬菜基地就业,同时,还带动两名残疾人走上了特色种植的创业之路。
帮助动荡无助、灰心失望的残疾人重拾生活的信心,找到生存的价值,是各级残联工作和努力的方向,让孙长发脱贫致富成了一个可以复制的案例。但近三年来,我市依托残疾人就业基地、特教学校、培训机构,为残疾人量身定制SYB、保健按摩、农村实用技术、按摩等培训举办43期、培训残疾人2252名;全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稳定就业5635人,投入1700多万元,按《安庆市残疾人就业创业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实施万人就业扶持工程、阳光助残就业扶贫基地、阳光大棚等助残设施农业、残疾人扶贫贷款贴息等九个项目,共扶持2156名残疾人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