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工业化
提升首位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练好园区自身内功
马方委员:要以企业创新推进园区产业转型升级,可设立专门的工业项目绿色发展基金;要大力发展工业园区的零排放循环经济;要开展碳交易试点,通过碳交易建立企业集群与地区层面的交易机制,鼓励同一产业企业形成减排同盟,打包参与地区和国际间的碳排放交易,争取成为我省的碳交易示范区。
聚焦工业化做大园区格局
胡广林委员:工业兴市,工业强市。按照做大园区格局的总体部署,园区间要能够做到总体协调,扬长板、补短板,园区间、企业间要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同时,要加快速度整合和淘汰落后的产能、落后的工艺、落后的企业,培养和培育一批新产能、新工艺、有活力的企业。
让“税融通”在“最后一公里”提速
吴晓峰委员:“税融通”体量要再扩大,服务要再升级,增量要再提升,信用要再完善。建议增加服务中小企业户数,扩大担保放大倍数;加快建立审批环节少、流程短、效率高的业务平台;完善出口企业“免抵退”数据信息共享机制。
突破瓶颈 提高招商引资实效
张时玲委员:建议加大投入,完备城市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配套设施,优化投资硬环境;提升服务,优化行政审批服务,创新各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改善投资软环境;多方收集信息,加大宣传,拓宽招商渠道;创新方式,推动精准招商;加强革新,完善招商引资运行机制。
破解企业联保难题
鲁虹委员:建议强化政策指导,坚持资产分类处理、“政银担企”四方合作原则。强化企业经营信息收集,及时做好风险切割研判,切断联保体风险传导。创新风险化解路径,给予政策、路径、资金引导,尝试保障金制度。要提升风险化解内生动力,完善地方金融环境、诚信体系建设。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颜志勇委员:建议完善健全制度供给,形成有效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新时代制度体系,支持民营企业公平享受各项企业扶持政策。减税降负,加快税费改革,增加民营企业获利空间。加快探索破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金融解决方案,改善面向民营企业的间接融资服务。
重视要素发展 助力招商选资
彭赵彪委员:建议要在人力、金融、环境三方面发力。牢固树立招工即招商的理念,培育属于安庆自己的人力资源;涵养金融生态,服务实体经济,出台适合安庆地区企业的金融配套政策;优化营商环境,服务者的“清”、“亲”服务意识要全面提高,服务单位的服务能力要全面提升。
依法稳妥处置“僵尸企业”
谢长兵委员:处置“僵尸企业”,对加快市场出清、化解过剩产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建议要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策支撑;深入开展排查,全面摸清家底;突出分类施策,确保处置效果;强化政企联动,推进腾笼换鸟;构建长效机制,避免出现二次闲置。
聚焦城市化
提升中心城区的能级
构建公共资源交易“三大体系”
吴学勤委员:加快建立公共资源交易信用体系,建立交易活动主体信用评价、信用成果应用规则,建立多部门联动信用惩戒机制,加大惩戒失信、激励守信力度。优化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体系,各环节全部实现网上办理,充分发挥网上商城和小额工程库的作用。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的监督体系,加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
推动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
王宝珍委员:我市已成功入选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优秀试点市,建议通过政策引导和专项资金扶持,重点建设2~3家高质量的养老机构,树立试点城市形象。同时,树立品牌意识,积极引导和鼓励现有优质养老机构开展连锁经营,既能满足全市养老市场的品质诉求,又能激发外地资本对我市养老事业的投资热情。
创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
汪耀东委员:要充分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优势,建立推动全民治安工作的长效机制,强化宣传教育力度,切实提高全民治安防范意识。应该进一步加大综治经费投入,提高公安辅警、安保队员、流动人口协管员的工资待遇。建立流动人口和出租屋控管系统。开展群众参与的“打黑除恶”专项斗争。
建立协调机构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
袁志明委员:建议通过联席会议或者建立一个高站位的协调机构,构建合理高效的系统运行流程。对各地方、各部门现有的数据标准、平台架构进行统一,保证城市精细化管理中各地方、各部门之间能够做到日常联动,实现功能互补、信息共享。
提升中心城区能级
李长青委员:安庆作为皖西南区域中心城市,应着力提升我市中心城区能级,提升我市主城区的现代化程度和对周边地域的影响力、辐射力和服务力。坚持科学规划,引领宜城美好明天;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环境治理,改善生态功能,持续改善人居人文环境;加快我市城区更新,启动重点片区开发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交通网络。
把安庆新港打造成经济新的增长极
王文保委员:以城促港,以港兴市。要充分发挥安庆港作为国家一类外贸口岸、对外国籍船舶开放、全国主要港口、汽车整车进口口岸的政策优势,发展新港,同时要发挥好安庆港作为长江干线上兼有沿海和内陆双重特点,以及对外开放港口的区位优势,打造新的增长极,强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提高公立医院建设水平
王玉亭委员:建议:一要管好用好医保资金,鼓励优质企业购买补充商业医疗保险,做好医保资金流向管控;二要出台高层次人才优待政策,在卫生系统设立“百人工程”、“千人工程”计划,设立医疗领域创新扶持基金等;三要帮助新建或新投入运行的大型医院缓解资金困难问题。
加速医联体建设
朱良华委员:加速完善远程医疗系统,早日开通远程会诊方便患者,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完善医联体中心药房建设,按照三甲医院基药平台采购药品,满足患者药品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激发基层医疗机构内生动力,落实医疗技术人才激励机制,推动分级诊疗高质量发展。
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
周玲委员:教育信息化建设要形成资金合力,有效整合资金。建议多渠道、多途径解决经费来源问题,市政府要将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列为专项资金投入,同时要出台配套文件,将教育费附加按一定比例作为信息化建设专项基金,由政府主导,纳入教育扶贫范畴,广泛吸纳社会捐赠资金。
聚焦区域化
提升县域经济统筹发展的水平
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李佳莹委员:目前我市存在乡村教师资源流失、学科结构性缺编等问题,建议进一步理顺优化教师管理制度,推进无校籍管理,创新教师编制管理,实现对“走校教师”跟踪和考核等全面管理。科学制定农村教师的补助标准,加大农村学校周转房建设,增强教师的职业获得感,留住农村优秀教师。
加强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
赵琴秀委员:要大力推进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与管理,强化力量配置、设施建设和经费保障,统筹基层资源力量,开展专职网格员队伍建设试点工作,全面提升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培育环保产业新动能
吴曙委员:要发挥现有产业基金和民营企业专项扶持资金的优势,鼓励投入环保产业,建立整合生产商、销售商、服务商、物流商的环保产业供应链服务体系,发展供应链金融,降低需求端企业环保投入成本和运营成本。要从单一的环境服务转向环保产品生产与环境服务“双轮”驱动,从传统污废末端治理转向企业污废前端治理。
治管并重打响黑臭水体治理持久战
曹奇委员:建议启动综合规划,统筹黑臭治理,同时在建设项目立项前必须进行水影响评价,确保项目所在地有市政污水管线和污水处理能力。明确属地责任,紧紧抓住河长。实行“双向补偿”,经济杠杆撬动。拓宽参与渠道,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到黑臭水体的治理监督当中,可以借鉴外地招募“民间河长”的好做法。
抓村干部队伍 凝聚脱贫合力
陈宏委员: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需做到政治上关注,建立选拔长效机制、加大培训力度,让村级干部有“奔头”;经济上关心,建立健全村级干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让村级干部有“甜头”;精神上关怀,建立健全村级干部容错纠错机制,全面落实谈心谈话制度,让村级干部有“盼头”。
控制贫困增量 提升脱贫质量
叶林霞委员:建议划定支出预警线、收入标准线,精准识别防贫对象。针对防贫风险精准施策,各县(市、区)可根据各地财政实力分档次设定救助水平,因户施策,并探索创设“精准防贫保险”。为特定群体而非个人投保,县级财政出资的保费为资金池,多退少补,余额结转下一年度。同时,通过实施就业帮扶、培育龙头企业、鼓励自主创业,提高防贫对象自我造血能力。
打造“非遗”保护传承链条
严根发委员:依托黄梅戏、桐城歌、桑皮纸、岳西高腔、望江挑花、文南词等“非遗”文化产品,探索“非遗+就业工坊”模式,创建“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示范点,打造“非遗”保护传承链条,推动优秀文化产品产业化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培育发展“文化+旅游、文化+食品业、文化+互联网”等多种“文化+”的融合新业态,助推乡村产业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