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本地快讯 >

新春记者行:“树贩子”放下锯斧变身“种树人”

  2月22日,春寒料峭。潜山市黄埔镇陈桥村层峦叠嶂,一眼看不到头的湿地松在冷风中坚韧挺拔。东摸摸、西看看……虽然养护工人尚未回来上班,但熊心顺仍固执地牵着他的金毛狗在林场里转悠,为的只是守护好这两岸青山。

  熊心顺出生于1964年,是陈桥村人。高档汽车、名牌手表、沾满泥土脏兮兮的鞋子……出现在记者眼前的熊心顺看起来既土又洋。“之前是赚了不少钱,但现在也所剩无几了,基本都投到林场里面了。不过我觉得值,看见这满山的湿地松我心里舒服。”熊心顺说。

  满山葱翠,既是熊心顺的现在,也是他的从前。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一直到2010年,熊心顺一直做木材生意,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个“树贩子”。从老家陈桥村到潜山市,再到周边的太湖、宿松……凡有山场处,就能听见熊心顺的锯声、斧声,在他的锯斧下,一片片树林变成了光头山。

  只砍不栽,竭泽而渔的后果无疑是严重的。“我年轻的时候,我家后面这片山头全是又粗又壮的樟树、松树,但是前些年我发现山上的树又矮又细,那些松鼠、兔子、鸟雀也看不到了。夏天一场暴雨降下来,水顺着山哗啦啦往下流,泥巴石头直接滚到房前、田里。”熊心顺回忆道。

  过度伐木的代价不仅于此。由于树木的成长周期大大长于砍伐周期,越往后树木越少,熊心顺的生意也越难做,收入从高峰期的一年几十万降到几万。2014年,回乡过年的熊心顺眼看着满目疮痍的山头坐不住了,他找到了当地林业部门,咨询承包山林种树的事,立志“把砍掉的树栽回来”。

  “当时我们潜山在搞油茶产业,我觉得这个不错。又能恢复生态,又能产生效益。所以回来一合计,我决定种油茶。”熊心顺告诉记者。当年,他就在村里承包下400亩山场种油茶。2016年,潜山市林业局在熊心顺所在的乡镇进行湿地松试点,他得知此事后,又着手扩大山场规模,流转下更多的山场种湿地松。

  一年又一年,光头山逐渐着上绿颜。熊心顺的造林决心通过一株株油茶、一棵棵湿地松在山场上“昭然若揭”。虽然林业经济相较于其他产业,经济效益显露的略微慢一点,但当地村民们在熊心顺的带头下,转变了思想观念,争先恐后地跟着他干。

  第一年97亩、第二年300亩、第三年1000亩,2018年3800亩……整个陈桥村山场资源仅万亩,但熊心顺的山场就占了4000亩,其中3800亩都有村民入股。“入股我的山场,我跟他们每亩五五分成,这样可以他们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就会参与进来。”熊心顺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