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本地快讯 >

身残志坚的村医扎根基层27年

  怀宁县黄龙镇杨林村卫生服务站老村医丁南生,尽管幼时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右腿残疾,但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广泛阅读各种医学书籍,并在多所大学进行函授学习,成为各类常见病、尤其是中医药方面的治疗能手。27年来,他扎根在基层,坚持每天出诊,用实际行动赢得周边村民的普遍赞誉。

  身残志坚 要当一名中医

  3月初,记者初次见到丁南生时,他双目微闭正为一名患者把脉问诊,检查完便忙着开方抓药。即使行动不便,笑容依旧展露在他的脸上。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受“草头郎中”的影响,丁南生自小就对中医很有兴趣,加上自己饱受病痛折磨,1989年年高中毕业后,他立志行医。限于当时家里的经济条件,他只能通过自学考试拿文凭。为此他识药形、记功效、背方剂,主动向老中医、老前辈虚心请教,探讨临床病例、交流学习心得,先后完成了安徽中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等进修班的学习。

  1992年,学习完成之后,他选择了回老家,为乡亲们服务,成为村里第一个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医生”。

  丁南生回忆说,刚回来的时候,村里没有人相信他的中医医术,坐了一段时间的冷板凳,恰巧赶上村民胡女士得了场“怪”病:感觉头昏头晕,浑身无力,躺在床上半个多月,吃药打针都不起作用。后来胡女士的家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找到了他。

  丁南生来到胡女士家,仔细诊断后,量身定制了一套中医治疗方案。原以为就此瘫痪在床的胡女士,服用丁南生的中草药一个星期后,可以下床从事轻体力劳动了。治好后,胡女士高兴地逢人就说:“是丁大夫救了我的命!”。此后,乡亲们便对他另眼相看,头疼脑热的便纷纷找他诊治。

  学习充电 不断练就“本领”

  行医多年,丁南生“全天候”工作,不管是凌晨两三点,还是逢年过节,只要有患者打电话,随叫随到。他也早已成了村里的卫生保健“活字典”。村里哪个人身体咋样,他比本人都清楚。他不但给服务对象建立了健康档案,还定期做好回访,随时了解病情发展,提出科学合理的饮食和药物治疗方案。

  不仅如此,为了提升看病技能,平日里,除了定期参加培训外,他还经常订阅报刊书籍。“看医书枯燥,可是不学习就会把自己淘汰。”丁南生说,“知识多了,诊断用药准确。看病只要对症,老百姓就会少花点钱。”

  采访中,村民们告诉记者,村卫生服务站的灯经常亮到很晚。原来,丁南生在遇到疑难病后,常常利用下班时间,翻阅各种医书,查找解开“病根”的办法。“自己最大本事就是比别人能吃苦,自己不弄懂,就坚决不开方子。”丁南生说,自己能治就治,不能治要迅速告知转院,为病人赢得治疗时间。

  多年来,他开出的每剂药价格也控制到最低,尽可能让大伙普遍接受。遇到家庭确实困难的就先赊账,等有了钱再回头补交。每当有人满怀感激地把欠下的药费送到他手上时,他总是说:“乡里乡亲的,可不要这么见外。看病最要紧,其他都是小事情。”

  出诊虽然辛苦,但是他独到的诊病技术,不仅赢得了本村村民的认可,周边相邻村子里的群众,也都纷纷请他看病。这一切让同村姑娘胡桃芳倾慕不已。“当时觉得他虽然腿脚不灵便,但头脑灵活,细心负责,所以就嫁给了他。”胡桃芳乐呵呵地说。

  面对大家的赞许,丁南生显得很平静,“作为一名乡村医生,在为乡亲们解除病痛的同时,也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中医的博大精深,这就是我行医路上最大的收获。”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