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本地快讯 >

今日关注:向地质灾害说“不”

  春夏季节降雨偏多,地质灾害进入多发敏感期。近几年,我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方位提高防治地灾的“免疫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我市地质构造复杂多样,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36%,容易发生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目前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有946处,威胁总人口2710户10791人,威胁资产3.1亿元。近年,我市地灾防治体系初步形成,全市地质灾害治理的现状发生了根本改变,地质灾害发生次数不断下降,防灾能力得到大幅提高。

  地灾隐患点占全省四分之一

  每逢雨季,宿松县柳坪乡蒲河村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吴万友总是要多一份牵挂和繁忙。距村委会大楼一公里处有一处山体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每到汛期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松动,威胁着坡下14户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1998年这个地方发生了严重的山体滑坡,大量土方冲到山下,冲垮了村民的房子。”吴万友坦言,这一幕让他感到自然的无常,也认识了地质灾害的威力。

  我市地质构造复杂多样,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36%,容易发生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目前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有946处,主要集中在潜山、岳西、太湖三地。按照险情等级划分,这些隐患点中有1处是大型隐患点,它威胁着587名群众的生命安全;5处中型隐患点,分布在怀宁月山、宿松柳坪和望江长岭三个乡镇,还有940处小型隐患点。这些隐患点威胁总人口2710户10791人,威胁资产3.1亿元。这一串数字表明,我市地灾防治工作压力巨大。

  过去,面对地灾人们束手无策。而今天,全市的地质灾害治理的现状发生了根本改变,地质灾害发生次数不断下降,防灾能力得到大幅提高。

  地灾防治体系初步形成

  得益于“国土牵头、部门配合、属地管理、行业负责”为内容的防灾减灾工作体系和市、县、乡(镇)、村组、监测员的五级群测群防体系的建立,每年进入主汛期后,全市20多个单位、1100余名责任人和1300余名监测员共同扛起了地灾防治工作的重担。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张昊阳介绍,截至目前,946处隐患点全部明确了责任单位、防治建议和措施,安排责任人和监测员,做到防治责任不留空隙。

  2013年以前,全市的地质灾害防治经费微乎其微,这些经费分拨到各个隐患点,只够修修补补。从2016年开始,省市县三级每年在地灾防治方面投入共约5000万多元,这笔资金撬动了全市防灾减灾形势发生根本性转变。

  面对分布广泛、数量众多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我市主要采取工程治理和搬迁避让两种方法,与地质灾害进行“斗争”。2013年至2018年,全市累计投入2.4亿元,消除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1390个,累计为1万多人解除地灾威胁。

  防治还需要科学方法

  有了健全的防灾减灾体系和充裕的资金投入是不够的,地灾防治还需要科学的方法。经过不断摸索,我市已经形成了以调查评价、监测预警、治理与搬迁、应急体系为重点的防治体系。

  调查评价是为了摸清楚地质灾害的家底。除了全覆盖式地排查,地质专家组每年还开展两次专项调查、核查,分别在汛前的3月和汛后的10月。监测预警是为了时时掌握地质灾害发生的现状。2013年以来,全市不断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每一处隐患点都有一名专职的监测员,监测隐患点的动向并及时上报。治理与搬迁是为了彻底消除地质灾害发生的隐患。2013年以来,全市实施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30多个。应急处置是地灾防治面临的一项较大考验。目前已经建立了以县级为单位,乡(镇、街道)、村、国土资源所、专业技术单位“四位一体、网格管理、区域联防、绩效考核”的地灾防治网格化管理体系,实行各隐患点“数据、标准、动态”化管理,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早报告”。

  另外,我市还编制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6-2020)》,修订完善了《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逐年更新《年度地质灾害年度防治方案》,组织各地对辖区地质灾害隐患点逐点制定更新了临灾避险应急预案,实现了“一点一策”,基本理清地质灾害防治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环节。我市还依托311地质队、326地质队技术力量,组建了专家库,汛期实行专家分片驻县,为地方防灾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