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本地快讯 >

社工服务社区

  社区提供场地和资源,引进社工组织。社工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在社区里培育、发展一批志愿者“骨干”,带动身边居民投身到社区治理中,进而孵化各类社会组织,有针对性地服务居民。社区搭台、社工进入、组织参与,目前,这种“三社联动”的社区治理新方式正在大观区花亭路街道花亭北村社区内欣欣向上。

  “奶奶,您坐好啊!天暖了,我给你头发剪短点。”理发师程媛媛抖开围布披在老人身上,剪刀利落地在手中翻转,片刻间,老人的发型清爽不少。3月4日这天,宝园老年公寓的老人们知道程媛媛等四位理发师要来,早就做好准备,在院子里等着了。程媛媛在花亭北村社区里经营了一家理发店,她的另一重身份是社区志愿者。考虑到辖区老年公寓里的老人行动不便,每个月她都会义务上门,给老人理发,打扫卫生,陪老人聊聊天。

  自启动“社区+社工+社会组织”的社区治理模式以来,像程媛媛这样“专业的人做专门的事”,在花亭北村社区里已经形成共识。

  “传统的社区治理模式,侧重于行政性事务,但是面对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却显得不在行、不到位。”花亭北村社区人口密集,总人数达到一万余人,而社区工作人员只有十来个。社区党委书记、主任王玉丽坦言,在开展社区服务活动中,社区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何不推进基层服务社会化,请专业的社工培育居民,让居民自己为自己服务?王玉丽思索着一条创新社区治理的路子。2017年年底,乐邻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率先在全市建立了首个社区社工服务站,地点就设在花亭北村社区。

  刘敦是乐邻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负责人,进驻社区后,他和其他社工一同上门入户收集居民情况后发现,老旧小区里绝大多数住户都是老年人,如何给老人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成了一项关键性课题。

  “要给他们点个赞!”说起社区里乐邻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社工们,76岁的花亭新村居民苏奶奶竖起了大拇指,“这些年轻人来了之后经常上门来看我,不仅帮我打扫卫生,还教会我一些时髦的语言。”

  “专业的社工去老人家里探视也是有讲究的。列好与老人聊天的提纲,确定上门时间等前期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刘敦笑说,上门时一定要统一穿好志愿者服装,敲门时要敲三下,跟老人说话声音要响亮,这些小细节是社工必须做到的,也是他们要教授给志愿者的。

  “社区以前的志愿者队伍比较松散,社工来了之后,就开始整合培训原有志愿者队伍,孵化各类社会组织,引导他们合理有序地为居民提供服务。”王玉丽说,社工进入社区后,社区工作的开展更加精细了。

  渐渐地,乐邻社工在社区里培育起了9名志愿者“骨干”,他们的带动力和影响力可不容小觑。一支活跃度较高的60人志愿者队伍建立起来了,在助老服老、安全教育、环境卫生巡查、帮扶妇女儿童等领域发挥所长,口腔健康知识讲座、禁毒宣传教育进校园、元宵节猜灯谜、母婴知识讲座、暑期青少年安全教育等一系列活动开展了起来。

  这阵子,花亭北村社区里的5名工作人员下班后都在忙着一件事,备考将在6月份举行的初、中级社会工作师职业考试。“大到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小到工作实务,社会工作师考试涵盖了方方面面。”王玉丽也是其中一员,这次她报考的是中级社会工作师。在她看来,不仅仅是为了通过考试,整个备考过程就是一场学习,学习如何专业地为居民服务,这才是引入社工进社区的初衷。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