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和老龄化日趋加重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请保姆、月嫂。家政企业也日渐兴起,家政服务业快速发展。3月1日,由商务部主导的《关于建立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出炉,更是为家政行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市目前家政市场情况如何?对此,记者进行了相关走访。
城区登记注册
家政企业278家
家庭服务业是以家庭为服务对象,向家庭提供劳务、满足家庭生活需要的有偿服务产业,涉及家庭保姆、家庭教师、家庭护理、家庭保洁、母婴护理等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去年11月,安庆市家庭服务业协会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我市家庭服务业行业有了自己的组织,也标志着我市家庭服务业发展翻开了新的篇章。目前该协会有35个家政企业、15个家政个人入驻。
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目前在安庆城区登记注册的包含家政服务经营范围的个体数量大约在278家左右。
在这些家政经营个体中,不乏体量较大的企业,比如连锁家政服务公司。王春是城区一家连锁家庭服务企业的负责人,同时也是市家庭服务业协会的理事成员,她告诉记者,目前我市家庭服务业现还处在初期阶段,服务项目较少、服务层次较低,主要集中在信息中介、居家生活养老、孕产妇的护理及病人看护等。
家政“游击队”
转型“正规军”成趋势
金芳琳是某家政公司的金牌月嫂,“我从2010年开始给人家当月嫂,那个时候价格都是乱的。有的人家给的多一点,大概四千块钱。有的人家给的少一点,三千也有。现在通过家政公司干月嫂就很规范了,我基本都能拿到八千块钱一个月。”金芳琳说。
然而,金牌月嫂却并不好当。从业9年来,金芳琳最大的感觉除了疲惫就是要不断的学习。她向记者介绍,根据“行规”,月嫂除了要负责婴儿的照顾外,还要负责宝妈的护理和饮食。“现在人的育儿观念比较强,做月嫂的必须得有一定的营养学知识,要为正在哺乳期的孩子和妈妈提供合适的营养膳食;还要懂一些专业护理知识,不然干不好的。”金芳琳说道。
为了更好的完成月嫂工作,金芳琳每年都要抽出时间在公司的组织下进行相关业务培训,而这一培训其实并不单面对月嫂。一些较大的家政企业每年培训人数在两千余人次,涉及月嫂、保洁、护理等方方面面。
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从业人员,在“等活”时就显得较为被动。
3月20日,在迎江区孝肃路街道双井社区的某家政服务站内,63岁的陈启和已经在此徘徊一周的时间,他希望找到一份老年男性看护的工作。
此前一直在啤酒厂干保安的陈启和没有经过任何培训也不具备护理知识,所以迟迟没有雇主愿意聘用。“也帮他打听了,但是雇主请护理也不是随便请的,他不够专业,所以很被动,只能慢慢等了。”该服务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计划推行
家政人员诚信认证
今年30岁的王新家住迎江区中央新城小区,家里有两个儿子。从年初开始,王新一直在四处物色“阿姨”。“我想找个保姆帮我带小孩,因为我家有两个孩子,仅靠婆婆一个人实在是带不过来。之前也找了两个阿姨,但都不满意。工资这一块我们可以商量的,稍微多一点都行,但是必须得有点文化。”王新说。
但是“有文化”这一条,并不好满足。记者从市家庭服务业协会获悉,目前我市家政从业人员与家庭服务业企业(机构)关系主要有员工制、派遣制以及临时散工三种类别,从业人员主要来自农村,也有部分城市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及退休人员,这些从业人员年龄偏大,大多属“4050”人员,文化程度较低,仅具备基本的操持家务能力,技能单一。
与此同时,家政从业人员“零散”的特殊性也造成了该行业的良莠不齐。“我前前后后用过3、4个保姆。一般会选择与家政公司签订了正规劳务合同的。从社会找来的,轻易不敢用,”家住大观区大观亭小区的韩玲说。
3月1日,由商务部主导的《关于建立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出炉。市商务局流通科负责人肖宵告诉记者。“目前我们安庆家政服务业也在计划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家政人员诚信认证,为每位从业者制定诚信档案,制定统一的服务标准和规则,从而确保该行业有序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