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本地快讯 >

党报微博:他挥手告别人间,留下一个感动全城的故事

  几十年来,“李记”都是安庆石化的名人,只是大家都只闻其名未见其人——这些年,总是不时有电话打到安庆石化办公室,电话来自全国各地,却有着一个共同的诉求,寻找曾帮助过自己的“李记”,但始终没人能找到。直到今年3月20日,88岁的安庆石化退休职工许惠春去世,“李记”的真实身份才浮出水面。老人生前每月有数千元退休金,本应生活无忧,但他平日生活清苦,连主动买个猪蹄都成了家里的“新闻”。老人去世后,也没有留下一分钱存款。子女整理遗物时,发现了厚厚几沓捐款单,这时才知道父亲用“李记”的名字资助受灾群体、困难家庭的善行义举已经默默持续了近40年。从1981年起,老人开始年年捐款,多数年份捐款20元至1万元不等。仅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有两笔大额捐款,每次1万元。

  网友微评

  Hflm100:我为和许惠春曾生活在一个城市感到骄傲!他健在时,也许我们曾有幸不经意地与他擦肩而过,有幸与一位如此高尚的人擦肩而过。还有他身边的亲友同事邻居,曾经只知道他是那么的节省和简朴,却不知道为了什么,甚至可能对他有所非议,在背后对他指指点点,得知真相后,一定会对有幸与这样一位纯粹的人相识一场感到荣幸。其实,对于这样一位在平凡中伟大的老人来说,这些不解和非议根本算不得什么。这就叫气度,这就是胸怀!

  Suso1234:做一件好事不难,坚持做四十年好事很难,坚持做四十年好事还瞒得如此彻底就连血脉至亲都不知道,更是难上加难。坚持做四十年好事的人,无疑是名副其实的好人,而许惠春老人则是好人中的好人。中华传统美德中,一向将做好事不留名视为行善的最高境界,许惠春老人用行动诠释了这种高尚。在我心中,“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说的就是许惠春这样的人。

  江嘴散人:很多年轻人可能不知道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一万元是什么概念,这样说吧,九十年代末一两万元能在安庆买一套房。因此,之前大家都猜测“李记”是那种家庭条件非常好的那类人。恐怕就连最熟悉他的同事都没有想到,“李记”居然是节俭到让人感觉“抠门”的许惠春。然而,这位老人的“抠门”,就连最尖酸刻薄的“杠精”也无法作出指责,因为这样的“抠门”满含人间大爱,是让人动容让人敬佩的“抠门”。

  欢迎大家关注社会新闻部官方微博:http://weibo.com/aqrb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