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本地快讯 >

“民情账本”为社会治理打开一扇窗

   2018年起,迎江区全面推行民情账本制度,党员干部随时随地记下民情,及时交办或上报解决并销号。截至今年3月底,该区共收集民情4000余条、解决问题3800余个,有力回应了群众的诉求。

  “上午十点左右,我和村党总支书记汪宏成一起到三义组村民张飞家走访,他正好在家。张飞在修砌田埂时,损毁了一户村民家的田埂。两家起了冲突,互不相让……”4月10日,在迎江区长风乡长风村采访时,记者翻开一本民情日记本,里面记录了这件村干收集到的民情。

  这起矛盾纠纷,后经村干劝说调解,圆满化解。长风乡党委委员杨娟告诉记者,每天上午上班前,该乡各村村干都会在一起碰个头,将头一天收集到的民情相互通报,由村委会主要负责人交办或上报解决;同时,乡干结合包村驻点,同步记录民情,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在孝肃路街道双井社区,社区干部们每天除了相互通报、及时交办民情外,还实行“一周一个回头看”,看看上周交办的事办得怎么样;对未完成的事,建立“遗留问题销号清单”,并通过电子屏公布群众需要解决的事以及办理的结果,处理过程公开透明。

  “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迎江区委相关负责人说,基层问题基层解决,基层解决不了的及时上报,寻求解决办法。2018年起,该区全面推行基层党组织民情账本制度,将服务群众与重点工作深度融合,发现并收集群众难题,配套梳理民情账本,推动问题的解决和落实。

  民情账本制度实行后,“群众最关心的事”成为该区社区治理的突破口,使得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实现了良性互动,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打开了一扇窗。民情账本制度推行以来,该区各乡(街)共收集民情4000余条,解决群众典型诉求十余例,群众反响良好。

  不光是民情账本制度,当下在迎江区,还有“民心零距离”“马大姐工作室”“阳光360”“80365”等基层治理平台,这些平台直接受理群众诉求,拉近了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距离,使得该区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