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财经快讯 >

产业扶贫一线牵 “龙头”结下好“姻缘”

  “现在市场竞争激烈,没技术,没新品种,种瓜蒌根本赚不了钱。”4月24日,潜山市水吼镇横中村贫困户余丙结向记者道出了自己种植瓜蒌以来最深的感触。

  横中村是典型的山区贫困村,底子薄贫困基数大,地域条件复杂,脱贫攻坚任务重。由于耕地面积少,多年来都是以瓜蒌、茶叶、蚕桑为主导产业。虽然该村瓜蒌发展的比较早,但是由于技术上的落后,造成品种不优、产量不佳,一度让当地村民丧失了种植瓜蒌的信心。

  因户施策解难题

  为了将传统产业瓜蒌打造当地农户脱贫致富产业支柱,随着2014年脱贫攻坚战的打响,该村引入乐天然绿色家庭农场作为科技支撑,逐户破解瓜蒌种植户所遇到的难题。

  “多数都是缺技术、缺种苗、缺资金、缺劳力这几方面。”横中村村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扶贫干部和家庭农场工作人员为此都进行了进村入户的走访,了解基本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掌握情况后,我们一一分门别类,录入扶贫台账,对症下药。”

  有了支撑的瓜蒌产业,一下子就有了效益。

  “之前由于管理技术不到位,发生过大面积欠收。2016年,家庭农场派来了一名技术人员全程协助管理、传技术,这之后瓜蒌一年比一年长得好!”余丙结说,瓜蒌这项让他年均增收3万余元,已经实现了稳定脱贫。

  而贫困户王先群的情况则有所不同。“之前对良种没有太多认识,品种好的坏的弄不清,产量一直不理想。”王先群说,好在有了家庭农场免费提供的新品种“皖蒌15号”,让他实现了品种的全面更新换代,最终实现了稳产增收。“过去在地里埋头苦干,累死累活没几个钱,现在品种好,先进的管理技术,每亩增收近万元。”

  据了解,对王先群这样种植面积在3亩以下的贫困户,乐天然绿色家庭农场免费为他们提供优质的种苗、先进的种植技术,以及有机肥料和农药,并以高于市场单价5%回收产品。目前,已有5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同该家庭农场签订订单,共计种植瓜蒌230亩,户年均增收一万余元。

  产业兴旺助脱贫

  除了订单种植的收入,瓜蒌产业带来的入股分红和劳务收入同样明显。

  瓜蒌苗的繁育、种植、基地管理、采摘、加工、包装、销售等需要大量季节工和固定工,采取贫困户就近就业原则,在潜山多地拥有基地、工厂的乐天然绿色家庭农场优先解决贫困户用工,基地每年固定用工和季节性用工人数达5000人,进厂务工的贫困户每年平均可获得20000元左右工资报酬,基地和厂内固定工实行多劳多得的原则,最高可达6万多元的年工资报酬。

  此外,还有7户贫困户户贷5万元入股该家庭农场期限3年,每年除银行利息可以获得3000元分红。2017年,“1+1+N”政策出台后,32户贫困户入股,当年就领到了共计9.6万元分红。在资金入股的同时,该家庭农场还鼓励农户土地资产入股,在横中村、黄铺镇黄铺村,痘姆乡求知村等地建设瓜蒌基地1200亩,建成规模化、规范化瓜蒌种植资源圃400亩,每年带动1200户农户,年培育、销售瓜蒌苗800万株,产值达4000万元。

  对接龙头重精准

  横中村与乐天然绿色家庭农场“姻缘”,离不开潜山市在产业扶贫工作中“育龙头、抓对接”举措的牵线搭桥。

  “贫困户要发展特色产业,靠自身单打独斗困难很大。贫困地区需要龙头企业、合作社、经营大户、家庭农场对接,而且要精准对接。就拿横中村举例,当地适合发展瓜蒌,有发展瓜蒌的传统,就引入擅于种植和经营瓜蒌的家庭农场。”潜山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此,该市在培育、引进“龙头”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奖补政策。

  目前,该市参与扶贫产业带动的园区为105个、龙头企业97个、合作社362个、大户(家庭农场)446个,被带动贫困村60个、贫困户19783户,带动比例69.2%。该市已经实现每个贫困户至少建立或引进一个农民合作社,省级以上示范合作社至少吸纳5户以上的贫困户入社或带地入股;每个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至少带动1个贫困村。同时,因地制宜组合运用订单、股份、服务、劳务、租赁等联结方式及相应的分配方式,构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强合同监督管理,主动协调纠纷,积极防范风险。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