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财经快讯 >

【新春记者行】夹缝中的村庄:在坚守中耕耘希望

  3月20日,记者走进市经开区老峰镇广丰村。它身处城市与农村的夹缝,工业与农业的夹缝,市经开区和迎江区的夹缝:常住人口只剩700来人,2006年至今市级及以上农业项目和水利项目均为0,三分之一耕地荒芜。如今,有老人在这里坚守,有年轻人前来拓荒,有乡村振兴的蓝图在想方设法绘就。

  72岁金立国坚守:

  不舍得田地长草

  三栋两层的楼房,只住着金立国老夫妻俩,开一个小店,种了地,养了鸡鸭,偶尔再打点零工,老夫妻俩不仅能自给自足,还能为城里的孩子们定期送一些新鲜的蔬菜和鸡蛋。

  “三栋房子是为三个儿子盖的,如今他们都在市里买了房、安了家,这些房子都住不上了。”72岁的金立国一边说一边指给记者看,房子都锁上了门。

  驱车沿广丰村跑一遍,大约只需要十多分钟,道路都是宽敞的水泥路,路两旁池塘和耕地错落有致,而大部分民房都如金立国家一样闭门锁户。这个村庄共有17个村民组、600多户、2000多人,而常住人口只有700来人,这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有400多人。

  随着新一轮城市规划范围的调整,广丰村成为市经开区仅剩的三个农业村之一,出村就是城市快速通道——外环北路。“交通方便、旁边的工厂也多,年轻人都到城里去了。”金立国说,“以前家家户户都种的庄稼,一根草都找不到,现在你看看有多少田在那长着草。”

  孩子们也常常动员金立国老夫妻俩去城里同住,“我当然不愿意去,一方面是生活不习惯,另一方面更多的是因为对这里有感情。”金立国说,他不舍得让自己的田地长草,这不,屋侧的这一片地,莴笋、芹菜各类蔬菜郁郁葱葱,另一片玉米秧、豆苗刚刚下地,池塘边的那一边油菜花正艳……

  路家四兄弟拓荒:

  百亩果林盼丰收

  金立国的孩子们都进了城,而路虎四兄弟却从城区来到这里。他们承包了60多亩地,成立了路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下了各色各样的果树。

  从一片刚刚萌芽的葡萄园穿过,记者来到路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门口停放着的五六辆小汽车都是路家兄弟的朋友,他们正和路家兄弟一起在翻地。走进矮矮的窝棚,记者看到各种农具堆放在内,搭建着简易厨房。“不能盖房子,只能做一些堆放农资的简易棚子。”路虎告诉记者,“我们一大家子白天在这里将就下,晚上都回城里住。”

  “我们都是农民出身,对农田农村有感情,再加上这里交通非常方便,就到这里来了。”路虎和兄弟们说,“但是我们对种植不太懂,比如草莓得了一点白斑病,果树马上面临剪枝,都要一点一点去学。”

  这个农场2019年才开始经营,一年下来,路虎兄弟已经投资70多万元,“基本没有什么奖励政策。目前就五棚草莓有收益,只希望两年后这些果林丰收。”

  扎根27年村支书:

  乡村振兴带来新希望

  “我们身处工业区,但作为农业村,要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广丰村党总支书记方文会说,“但是发展农业我们无法享受农业激励政策。”

  “因为我们虽然属于经开区,但行政区划上仍是迎江区,经开区没有农业部门,无论是项目申请还是农业优惠政策申请都要通过迎江区农业部门,我们也申请过,但从来没有成功。”方文会解释说,从2006年到现在,全村市级及以上农业项目和水利项目均为0。

  方文会在村委会工作已经27年了,这几个月他正在为百亩抛荒的土地着急上火。“就是这里,你看多好的位置。”方文会领着记者来到村主干道,道路两侧都是平整的农田,而他所说的这片之前流转给大户栽种了瓜蒌子,但是由于去年旱情的影响瓜蒌子收益并不好,大户决定不再继续经营,眼见着就要抛荒了。

  整个广丰村耕地有1600亩左右,大约三分之一由农民自己耕种,以玉米等旱粮为主;三分之一流转在大户手中,以观光农业为主;还有三分之一比较零散,是抛荒状态。“即便是观光农业,也都是规模比较小,抗风险能力也低,发展较为困难。”方文会说。

  乡村振兴为广丰村带来新的希望。方文会说:“在经开区、老峰镇两级政府的投入下,7.2公里的环村公路、九条水泥路、乡村大舞台陆续建设完成,还有家家户户的自来水、厕所都进行了改造。”

  几天前,方文会和第一书记吴泽清到枞阳盆景园林公司考察,“我们想去学一些技术,得想方设法把抛荒的零散土地高效益利用起来,还希望把我们成立的迎江区老峰镇广丰股份经济合作社的作用发挥起来。”吴泽清描绘着蓝图,对未来充满信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