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热点聚焦 >

立德铸魂 凝心聚力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展示文明形象

  近年来,我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开展各类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解决城市建设、城市管理上的欠账和短板,推动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城市面貌优化、城市功能完善、市民文明素养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步履铿锵,一路前行。

  文明城市建设:

  从“攻坚夺牌”到“常态长效”

  2017年11月14日,中央文明委公布了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名单,安庆市成功跻身全国文明城市。此后,我市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心从“攻坚夺牌”转移到“常态长效”上,积极探索建立文明城市建设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文明城市建设成果。市委、市政府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全局,推动形成“党委主抓、政府主建、部门主责、属地主体”的创建工作格局。全市上下按照《安庆市文明创建常态化管理工作方案》,以“防反弹、保常态、促提升”为工作重点,做好拓展延伸,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打造文明城市升级版。督查检查逐步实现常态化,通过闭环调度机制,跟踪问效,推动问题整改落实。随着文明城市常态化管理,一个个城市管理顽疾逐一解除,城市面貌更新颖、更靓丽。

  6月,文明城市建设喜报再次传来。我市在争创新一届省级文明城市(城区、村镇)中成绩突出,荣获第五届安徽省文明城市称号。桐城、潜山、怀宁获第五届安徽省文明城市(县级)称号。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为确保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到位,随处可见,让广大市民耳濡目染,我市将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载体拓宽至门户网站、新闻网站以及微博、微信、客户端、手机报等新媒体,解决了核心价值观宣传“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同时,我市也着重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落地生根,以加快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为抓手,着力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市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机构设置上,采取三级设置,搭建“3+N”组织架构。全市已建设10个县(市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31个乡镇、18个街道实践所均已挂牌投入使用,覆盖全市的三级组织架构已基本建立。

  志愿服务:

  转向规范化经常化

  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国务院《志愿服务条例》,大力推广“全国志愿服务制度化、组织化、规范化、信息化发展,推动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布、组织、管理逐步由线下转到线上”。志愿服务逐渐由零星化、间断化向规范化、经常化转变,先后成立了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员工、青年、巾帼、夕阳红、“白衣天使”等志愿服务团队,一批具有专业特长、热心服务群众、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

  目前,各县(市)区都成立了志愿服务支队,市直各部门、驻宜单位、社会团体、大中型企业、院校和各乡镇、街道办、社区、村庄成立志愿服务工作站,各支队和工作站都明确了志愿服务联络员,多层面、广参与的志愿服务队伍体系已经形成。同时,有关部门还围绕开展社区星级志愿服务广场创建活动,搭建志愿服务工作平台,广泛开展结对帮扶、社会捐助、志愿服务等活动,为更多普通人行善举搭平台、给机会,实现了志愿服务的供需对接、通联通畅。

  伴随着志愿者招募注册机制的日益完善。截至今年8月27日,我市已注册志愿者73万余人。

  城市治理:旧貌换新颜

  从吹响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号角开始,我市按照“老城改造、新城配套”的思路,大力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道路黑化、生态绿化、夜间亮化、环境净化、服务便民化为内容的“两改五化”工作,实施“一湖九河”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城市旧貌换上新颜。如今,菱湖南路、振风大道等骨干道路逐一改建完成,秦潭湖、神灵潭、免锣巷公园等重大公共设施相继建成,城区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完成,污水主管网基本贯通,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城市功能品质明显提升。

  这座城,道路宽敞、绿树成荫;车水马龙、礼让行人;夜景灯光、流光溢彩……人们已经习惯在宽敞的主干道上驰骋,在风景怡人的康熙河景观带漫步,在安庆古街追忆过往,越来越完善的基础设施给市民带来了舒适和便利。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