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水利局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市以幸福河湖创建为载体,以河湖“五清四乱”专项行动为抓手,一批涉河湖重难点问题得以解决,全市河湖管护基础进一步夯实,河湖生态文明持续向好。
今年以来,我市围绕“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在去年全面建成以潜水河、姚家河等为代表的9条省级幸福河湖、526处市级幸福河湖基础上,继续创建市级幸福河湖497处,进一步擦亮市级幸福河湖品牌。
河湖管理方面,根据2021年安庆市总河长第1号令要求,我市继续开展“五清四乱”专项行动,对河湖历史顽疾进行整治,年底前将铲除历史矮圩11处、恢复河湖面积16万平方米,实施河湖连通15处、释放河湖空间1700万立方米,迁建堤顶民房132户、面积19700平方米。
在桐城,桐城市河长办通过组织协调、分办督办,调查该市嬉子湖镇嬉子湖大桥旁三处违建现状,同时联合市检察院多次开展复查,向镇政府发出检察建议书。三处违建房屋于10月、11月先后拆除,释放空间400余平方米。在宿松,由于网围养殖和捕捞,湖面形成许多非法矮圩,该县双总河长签发县级总河长1号令,以“长对长、点对点”的形式交办铲除任务。通过运用行政手段,我市一批久拖不决的河湖问题得到根治;司法介入有效发挥了威慑力,一批河湖管理难题得到有效解决,为水生态修复打下了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我市还通过聘请第三方对全市83条50平方公里以下河流、32条常年水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湖泊进行暗访,共梳理出问题78处,以总河长令的形式交由下级河湖长进行整改,销号率为100%。针对河湖长履职不到位、“四乱”问题整治不彻底等问题,县级检察院共向河长协助单位和属地乡镇送达检察建议书57份、立案44起、挂牌督办1起。
(全媒体记者 杨一 通讯员 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