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本地快讯 >

对困难职工家庭实施生活救助、大病救助、子女助学等措施 750余万元帮扶金点亮希望之灯

 为扎实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用心做好人民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今年安徽省创新民生工程建设模式,办好20项民生实事,安庆市实施除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外的19项民生实事。

  目前这些暖民心的实事进展如何?老百姓们的获得感如何?即日起,本报开设“2022民生实事”栏目,细品今年以来一项项温暖民心的“民生套餐”。敬请关注。

  记者从市总工会获悉,2022年全市工会困难职工帮扶民生工程任务为生活救助69户、子女助学135户、医疗救助167户。截至目前,已完成生活救助952户,完成率1379.71%;子女助学251户,完成率185.92%;医疗救助271户,完成率162.27%;发放帮扶资金共计750.3272万元。

  “连续三年获得困难职工帮扶民生工程救助,缓解了经济压力,感谢好政策,我们全家感到十分温暖!”10月21日,家住宏祥山庄的张先生说到困难职工帮扶政策时激动地说。

  2019年,张先生被查出身患癌症,高昂的治疗费给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压力。“我是原第二塑料厂职工,下岗后一直在外打工,患病之后不能出去工作了,经济重担落在了爱人肩上,家里还有正在上学的女儿,当时感觉希望渺茫,内心很消沉。”张先生说,“前年年初,大观区总工会得知情况后,给我申请了两万元医疗救助。同年女儿考上了省里的一所大专院校后,总工会又给我女儿申请了子女助学金6000余元。除此之外,每年还有送温暖慰问等活动,让我们切实感受到民生工程的暖心帮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今年,总工会的“金秋助学”活动也让杨女士感受到民生工程的暖心力量。杨素平是安庆自仪机电有限公司职工,2019年爱人因病去世后,她独自带着一对双胞胎女儿生活。今年两个女儿参加高考,以优异的成绩分别被安徽师范大学和安徽工业大学录取,但每人每年8000余元的学费又让杨素平喜忧参半,自己每月微薄的工资不足以供两个孩子上学和生活,家里还有因丈夫患病时借的外债需要偿还。

  “今年8月,迎江区总工会分别给两个孩子发放了助学金,每人6580元,帮助两个孩子顺利上大学。这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减轻了我们的生活压力,感谢政府的贴心关怀和帮助!”杨女士感激地说。

  据市总工会权益保障部工作人员介绍,为扎实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市总工会与市财政局联合制定了2022年困难职工帮扶民生实事实施方案,对困难职工家庭统筹实施生活救助、大病救助、子女助学等措施,在往年的基础上提质扩面,加大帮扶力度,做到应建尽建、应帮尽帮、动态管理,按照先建档、后帮扶、实名制原则以及深度困难职工、相对困难职工、意外致困职工等困难类别,将符合条件的建档困难职工全部纳入帮扶救助范围。

  此外,“两节送温暖”期间,各级工会筹集发放送温暖款物748万余元,慰问困难职工和农民工7930户,市总工会本级发放送温暖资金133.4万元,慰问市区困难职工1350户。为切实解决困难职工家庭子女上学难、就业难问题,市总工会深化“金秋助学”活动,通过全面摸底、筛查,动态管理困难职工档案,共摸排困难职工子女420名。针对不同对象,分类实施圆梦计划、金牌蓝领、就业暖心行动等帮扶措施,打卡发放助学金150余万元。完善定时联系、关心回访等机制,持续关注受助学生生活学习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延伸助学链条、丰富助学形式,以“金秋圆梦想 工会助成长”为主题开展2022年金秋助学集中资助仪式7场。推进阳光就业暖心行动,线上直播带岗和线下现场送岗同步联动,帮助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63人实现就业。

 

(全媒体记者 方芳 通讯员 刘秀丽)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