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快讯 >

透视形形色色的“假离婚”

作者:赵苗苗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日期:2007-3-29 10:09:22             婚姻是神圣而又纯洁的,可眼下却有一些夫妻把婚姻当成了“儿戏”。一些人出于逃避债务、生育孩子、另外婚嫁等目的,演起了“假离婚”的把戏。有关调查发现,“假离婚”正呈上升趋势。有些离婚夫妻每逢讨债人上门时,会拿出离婚证“挡驾”,造成债权人讨债无门,法院的执行人员在执行中还意外发现所谓的“离婚夫妻”同居一室,却屡屡以已经离婚为借口把执行人员拒之门外,等风声过后他们便“破镜重圆”。更有甚者以“假离婚”欺骗对方达到真离婚目的,让曾经同床共枕的伴侣欲哭无泪。       夫妻联手骗钱“假离婚”真逃债   “我的20多万元卖房款和嫂子的80多万元筹款都被20多岁的女同事苏艳卷走,之后苏艳又通过‘离婚’的方式逃债,100多万元打了水漂。”提起自己的遭遇,李欣不禁哽咽起来。  
  2005年8月,苏艳找李欣商量合伙做典当生意,李欣说没钱,苏艳劝她把手头的一套用于出租的住房卖掉,还告诉她“一个月大概能赚1.8万元”;后来苏艳又把丈夫带到李欣家,说自己的丈夫在银行上班,能够得知“内部消息”,怂恿她加盟。李欣动心了。        
  李欣卖掉了房子,将20余万元的房款交给苏艳。刚开始,苏艳的确带着李欣跑了几单生意,也赚了一点钱。到后来,李欣担心会影响工作,就全权委托苏艳操作,苏艳还写了张欠条,并约定如何分利。接下来的几个月,苏艳每个月都往李欣的账户里打进1.8万元。李欣兴冲冲地把“好事”告诉了嫂子,嫂子一下投资了80余万元,也都全权委托苏艳操作。     
  本以为可以坐地收钱,可到2005年年底,李欣就没收到钱了。心乱如麻的李欣便打电话给苏艳,没想到对方手机已停机,人也失踪了。李欣马上找到苏艳的丈夫,没想到对方告诉李欣:“我们已经离婚了,离婚协议书写着所有的债务都归女方。”再后来,连苏艳的丈夫都不见了。李欣花钱请人帮助调查,才知道被苏艳以同样手法欺骗了至少有5人,涉及金额高达千万元。 
  李欣如梦方醒,有房有车、出手阔绰的苏艳,她的车子是通过非法融资按揭买的,房子是租来的。她后来还得知,苏艳在去年1月与丈夫“协议离婚”,他们离婚后,还有人看见这两人手挽手逛街。       
  李欣向法院起诉,虽然胜诉,却是“赢了官司输了钱”———“跑路”的苏艳夫妻没有财产可供法院执行。嫂子又向李欣追债,李欣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欠下朋友巨款离婚忽悠债主   2000年7月,心华从某银行辞职,向在某单位工作的朋友江涛借了80万元下海开公司经商。同年8月,心华和妻子离了婚,在离婚协议书中写着“房子等所有财产都归女方”。心华离婚的事办得很秘密,身边的朋友几乎都不知道心华离了婚,江涛也一直蒙在鼓里。心华的生意一直做得不好,只是陆陆续续还了32万元给江涛。
  2003年后,心华为躲债销声匿迹了。2004年,江涛设法找到了心华,并要求他重新写欠条以便确认剩下的48万元欠款,心华写了欠条,但没有拿回第一张欠条。此后一年,心华还是没能力还钱。2006年,江涛起诉到法院,要求心华夫妻二人共同承担债务。没想到对方拿出了离婚协议书,江涛这才知道,2000年8月至2003年期间,心华夫妻处于离婚状态。江涛还发现,在此期间,心华的前妻把原本夫妻双方共有的房子、车子等财产变卖了,将钱款转到自己名下。2003年年底,他们“破镜重圆”复了婚。经办这起案件的律师事务所律师说,这明显就是夫妻串通“假离婚”,以实现逃避债务,转移财产的行为。  
  在诉讼期间,心华向法院提供一段他和江涛的手机通话录音,录音中证明了心华向江涛借款80万元的行为发生时间是在2001年。让江涛没有想到的是,这段录音是心华设计的圈套。那次,心华打电话给江涛说:“我记得这80万款项是2001年向你借的。”由于心华说的话有些含糊,江涛在电话里只听清楚“80万”,就随口回答了“对”。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