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快讯 >

网格化管理服务百姓

“小区井盖丢了、楼道内感应灯坏了、楼上邻居家漏水把自家淹了等,这些必须去社区报告的问题,现在只要告诉楼长或网格长就行了。”10月16日上午,怀宁县高河镇骑龙社区天秀花园4号楼504室的赵献忠对记者说。
  一走进骑龙社区居委会,一块宣传展板非常醒目,展板上画着很多方方块块的区域,像农田又像网格。“这是我们社区的网格化示意图。”社区党支部书记陈宗和介绍说,社区尝试实行网格化管理后,各项工作明显比以前改进,干群关系也明显拉近。
  骑龙社区是怀宁县最大的社区,辖有18个居民小组,65个居民小区,总人口19671人。长期以来,管理一直都是难题。“尤其是计划生育工作,吃闭门羹是常事。”社区计生专干刘劲松说,以前上门做计划生育工作,一是社区太大人手不够,二是居民不配合,由于社区太大,很多居民都不认识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上门做计划生育工作时,居民多数都不开门。
  “现在好了。实行网格化管理后,社区被分成20个网格,每个网格里设有网格长,各网格的每栋楼里选出一名楼长,楼长负责该栋楼内所有居民大小事务,向网格长汇报或直接向居委会汇报。”刘劲松说,这样社区工作就被细化分工了。因为每个楼长是各栋楼内公众红人,居民熟悉且放心,这样也就拉近了干群关系。
  “网格化管理实行后,居民享受到的服务明显比原来多了,办事也更方便明了了。”赵献忠说。赵献忠老家在桐城市范港镇农村,2008年来到怀宁务工。他说,以前每年孕检都要带妻子回原户籍地,网格化管理后,楼长主动上门说明政策。“现在可以就地孕检,然后将孕检结果数据传输到老家计生部门,比原来节省许多时间和金钱。”
  社区操庄居民组的63岁居民操马松中风瘫痪,家人不在身边,所住的60平方米的土坯房由于年久失修,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网格长操立伟了解情况后,立马向居委会汇报,居委会当即开会研究,决定由社区全体党员捐款和居委会集资以帮助老操治病、盖房。记者看到,56平方米的新房已经盖好,如今老操已经搬了进来居住,此外,他儿子外出打工也回来照顾他了。
  2012年以来,怀宁县高河镇骑龙社区努力改变社区管理模式,尝试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按每300户为一个网格,将社区划分为20个单元网格,设立20名网格长,再在所有单元网格内按每栋楼一名楼长共选出218名楼长,采取网格长、楼长大院巡查、入户办公的形式,改变了以往传统服务模式,取得较好社会效果。
作者:沈永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