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概况 | 安庆论坛 | 跳蚤市场
安庆地区综合门户网站

把“星星的孩子”带回人间

2013-4-16 14:37:33 安庆热线 来源:安庆新闻网 浏览次 【 】【打印】【关闭

那天她是怎么走出的医院,她已记不清,“孤独症”三个字,像一块烧红的烙铁,深深地灼伤了她的心。她喘不上气,呆坐在风里,车水马龙的世界,仿佛一下子失去了颜色。儿子聪明可爱,是家人的心头宝,怎么会是孤独症?她想不通,也不愿去想通,整个世界对于她来说已没有任何意义。
看着儿子粉嘟嘟的小脸,她怎么也不愿相信,这是一个“星星的孩子”,虽然他不爱跟自己说话,虽然他从没喊过一声妈妈。望着儿子那双清澈的大眼睛,她暗自下定决心:要给儿子新生。
2年多康复训练
儿子喊出第一声“妈妈”
今年41岁的陈源芳是安庆本地人,性格开朗,乐观向上,曾经在医药行业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在陈源芳结婚不久便有了儿子,小家伙聪明可爱,11个月大就会走路、说话;但上天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孩子越来越不喜欢说话,更别说喊她妈妈。孩子两岁半的时候,陈源芳带着孩子奔走在各大医院,直到在上海儿科医院接到诊断书的那一天,她才明白,原来这个世界还有“精神癌症”———孤独症。她宁愿自己得病,也不希望是这个结局,因为孤独症在世界范围内无法医治。
外表柔弱但内心坚强的陈源芳,不顾一切反对的声音,毅然辞去了别人艳羡的稳定工作,带着儿子到全国各大康复干预中心进行康复训练。
功夫不负有心人,儿子前前后后在康复中心训练了2年多时间,看着孩子一点点的进步,从对称呼没反应,到主动向儿子索取的第一声“妈妈”,陈源芳的付出与艰辛,一路走来终于有了回报。
她的“建校梦”
帮助“星星的孩子”新生
儿子一天天进步,费用却一天天加大,陈源芳再次下定决心,带儿子回家,一边工作,一边给儿子做康复治疗。可是找遍整个安庆市,却没有找到一所康复学校,“如果安庆没有,那我是不是可以办一所学校,既帮助儿子,也能帮助结识一群‘星星的孩子’。”她这样想。
每一个等待,都会有时间的推移,每一个梦想,都必须有现实的支撑,陈源芳的“建校梦”,资金成了最大的问题。2004年,陈源芳创办了一家通讯工程公司,2007年起公司开始盈利,“起点儿童孤独症培训中心”应运而生。陈源芳说,之所以取名为起点,是希望所有“星星的孩子”都可以以学校为起点,开始新生。
“孟母三迁”
她想要给孩子们造一个家
一开始,培训中心只有60多平米,5名孩子和3位家长担任的“老师”;由于空间受限,孩子们不能很好的活动,于是陈源芳带着孩子们来到200多平米的花亭综合楼。可是因为坐落在居民楼里,有时孩子无意识地高喊,吵扰了邻居们的生活,所以陈源芳和孩子们被赶了出来。她有些后悔,自己是不是错了?
看着这些“星星的孩子”,陈源芳再次动容,拿出所有积蓄重新打造“起点”,新地址选在一个封闭式的院落,食堂、教室、办公室、操场一应俱全,虽然不大,但总算是让孩子们有了一个真正的家,她想要给孩子们造一个家。
33颗小星球
希望有一天能够飞得更远
孤独症孩子像是来自另一个星球,他们游离在现实世界之外,普通的声音在他们的耳中如针刺耳。他们有的喜欢某种颜色,有的喜欢某种味道,他们甚至一生都在固执地重复着一个没有意义的动作,比如撕包装纸,比如拍耳朵。“起点”里的33个孩子,好像33颗小星球,必须要一颗颗的去转动,才能掌握住规则。
挫败感时常折磨着陈源芳,但她从未放弃。无论这些孩子来自多远的星球,她都要把他们带回人间。
洋洋(化名)刚来的时候,一口饭也不吃,每天就靠丝状酱干充饥。为了让洋洋吃得健康,每次陈源芳都会把胡萝卜等食物切成小细丝放在酱干一块给洋洋吃。刚开始洋洋发现了,把吃的东西给吐出来;之后她就把胡萝卜丁切得更细,渐渐地洋洋才开始接受其他食物。
陈源芳还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恢复基础,给他们分了三个班:海贝班是3-6岁的,海星班是7-12岁的,海豚班是12-16岁的。在她看来,“星星的孩子”比正常人要敏感得多,只是不会交流和表达,接近他们没有多难,只要你肯改变看他们时的怪异眼光。
如果说培训中心是这些孩子的起点,那孩子们的跑道在哪?他们长大了该怎么办?这是陈源芳心里一直的担忧,培训中心最大的孩子已经17岁了,如何就业迫在眉睫。为此,陈源芳特意开设了职前劳动技能培训课程,她希望有一天这些孩子能够飞得更远。
作者:李劢 彭婵媛

[责任编辑:不详]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条款 | 客服中心 | 网站招聘 | 建站服务 |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5-2008 www.aq36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安庆热线
Mailto:webmaster@aq365.com TEL:0556-8788365 1386660295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1.B2-20070020 皖ICP备050006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