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概况 | 安庆论坛 | 跳蚤市场
安庆地区综合门户网站

高亢嘹亮的断丝弦锣鼓

2013-6-24 11:21:44 安庆热线 来源:安庆新闻网 浏览次 【 】【打印】【关闭

  一种广泛流行于宿松县、集吹打弹唱于一体的民间曲艺,以打击乐为主、丝竹乐为辅。被列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亢嘹亮的断丝弦锣鼓

  断丝弦锣鼓是一种广泛流行于我市宿松县、集吹打弹唱于一体的民间曲艺,以打击乐为主、丝竹乐为辅。另加高跷、莲湘、采船、秧歌等表演和各种族旗帏盖、纸扎灯分布乐队前后,场面十分壮观。其最具特色的是马锣和喇叭。敲击马锣时,提锣之手微微张开,锣身离开手掌发声,且频频向空中抛起,此时清脆冷亮的长音直跃云端。喇叭以铁管制成,长五、六尺,嘴小口大,铜片作唢,吹奏时喇叭口直指天空,发出鹅雁高唳的长音,与马锣相衬互补,与其它锣鼓相映成趣,高亢嘹亮,气氛热烈。被列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6月10日,记者来到宿松县徐家弄民东社区断丝弦锣鼓曲艺传承人王景义家。在二楼书房,只见一台电脑、一台电子琴、一套音响、一架旧台灯,台灯旁的桌上堆满了画有五线谱的纸张,桌边书架上摆满各种书籍。“断丝弦锣鼓乐队庞大,演奏时气氛热烈,正班有64个人,半班32个人。乐器有柳琴、二胡、唢呐、竹笛、的号、马锣、铙等。”60岁的王景义说。

  2011年,王景义被省文化厅评为该县断丝弦锣鼓代表性传承人。记者想亲眼看看他对断丝弦锣鼓的现场演示,但因各乐器不在他家里,且端午节放假人手不够,不能进行现场演示,王景义于是打开了他以前组织断丝弦锣鼓乐队表演的视频。只见视频内一人边敲马锣边将马锣高高抛起又接住,又抛起、又接住,如此动作重复不断;其他十多人则或吹、或弹、或敲、或唱,十分热闹。

  “马锣外形像马蹄,它是断丝弦锣鼓的主乐器,演奏时用大拇指、食指、无名指夹住锣身,不停移摆转动,用木槌连击锣心,木槌击锣心时,正好赶上锣身与手指脱离,故音色及音长可随手摆转幅度的大小而调整,发出奇特的悦耳之声。”王景义说,不时把马锣抛向空中2至3米高,利用空气对马锣的阻力和振荡改变音波,以期达到独特的艺术效果,断丝弦锣鼓的多种曲牌都是由马锣领奏。

  王景义说,断丝弦锣鼓产于民间、扎根民间,在该县群众基础极好,但凡民间节假日、红白喜事等,都少不了它。目前该县各乡镇普遍拥有2到3支断丝弦锣鼓队。此外,断丝弦锣鼓的演奏技巧还广泛用于黄梅戏及文南词表演中,该县制作的黄梅大戏《孤山妈祖》和文南词大戏《杨馥初》里都有大量的断丝弦锣鼓配乐。

  因为群众基础好,断丝弦锣鼓在传承上有优势,但也有不足。“不足集中表现在新剧目数量不够、演奏形式陈旧,此外,目前全县还没有一支专业的断丝弦锣鼓乐队。”王景义说,目前他只收了一个徒弟,且徒弟对乐理还不是很擅长,一时间难以全盘接手他的工作,更难以将此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光大。“目前全县各乡镇断丝弦锣鼓乐队队员老龄化现象非常严重,年轻人对此并不感兴趣。”王景义些许担忧地说道。

作者:沈永亮 孙凯华

[责任编辑:不详]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条款 | 客服中心 | 网站招聘 | 建站服务 |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5-2008 www.aq36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安庆热线
Mailto:webmaster@aq365.com TEL:0556-8788365 1386660295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1.B2-20070020 皖ICP备050006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