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文化建设正能量日益凸显
八大项目入选省“四个一”文化品牌,数量位居省内第一;黄梅戏演员摘得第三朵“梅花”;11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新“国保”,历史文化在城市建设中获得新生
今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文化强市工作,发展文化产业,精心打造黄梅戏文化名片,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建设正能量日益凸显。
10家民营企业跻身省“百强”
今年5月初,五千年文博园、安徽帝雅古典造型文化创意产业园等8大项目入选安徽省“四个一”文化品牌,数量位居省内第一。
“把文化底蕴转化为精神动力,把文化资源转变为产业优势。着力培养“有形”的产业,让安庆文化有‘说头’、有‘看头’、更有‘赚头’。”在今年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指明了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前进方向。随之,围绕文化产业的发展,一系列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出台,明确了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和路径,并指导财政、土地、税收、信贷等要素加大对文化产业、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研究提出了文化与科技融合建议方案,完成了文化企业对外贸易调研。
截至目前:安徽帝雅古典艺术文化旅游基地、龙山凤水文化旅游产业园、五千年文博园二期、孔雀东南飞文化产业园二期、岳西国际文化养生园、泉源盛文化创意基地等重点文化园区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集贤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开发方案已经完成。市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新馆项目完成选址。黄梅戏艺术基地建设项目总体策划正在开展。五千年文博园投资有限公司、帝雅艺术品有限公司、泉源盛工艺品有限公司、孔雀东南飞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10家民营文化企业跻身“安徽民营文化企业100强”,总数位居全省第二。
“梅花三弄”黄梅戏再度芬芳
9月30日至10月7日,我市将举办第七届黄梅戏艺术节。
弘扬黄梅戏、唱响黄梅戏。一直以来,这都是作为黄梅戏故乡的安庆人心中的夙愿。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迄今我市已经成功举办6届黄梅戏艺术节,不仅让黄梅戏通过办节的形式进行了广泛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黄梅戏、欣赏黄梅戏,也让安庆真正成为了最有戏的城市;更促进了黄梅戏专业的发展,推动了黄梅戏向艺术的更高层次迈进。让黄梅戏在现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充分彰显出个性化的魅力。
今年5月20日晚,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大赛落幕,经过近一个月的激烈角逐,我市黄梅戏艺术剧院的王琴凭借出色演绎黄梅戏《半个月亮》中的“莲花”一角喜获梅花奖。这是继韩再芬、赵媛媛之后,我市摘得的第三朵“梅花”,黄梅戏再度芬芳。
新增11处“国保”点亮文化名城
今年5月初,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市有11处上榜,其中市区5处。至此,我市已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其中市区7处。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一直以来,建设安庆“现代化历史文化名城”都是我市文化强市发展战略的重点之一,注重延续历史文化脉络,保护和构建历史文化名城所独有的城市特色。为此,我市充分利用老城区振风塔、世太史第(赵朴初故居)、天主堂、清节堂、探花第、倒扒狮街等重点文保单位影响力和知名度,结合市人民路商业步行街改造工程,积极推动打造融商贸、旅游、文化于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并先后完成了太平天国英王府保养工程,配合省文物局完成省保熊范二烈士专祠竣工验收,及时报批熊成基起义会议旧址、叶氏宗祠、铁砚山房等文物保护展示方案,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开展张四墩遗址保护通告和化工园区项目考古调查、文物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等一系列文保行动。让城市建设更好地彰显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在城市建设中获得新生,促进历史文化与名城建设相辉映、地方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交融、城市风格与山水人文相和谐。
黄梅戏舞台演出。 王政 摄
作者:王枫 陈建球
相关新闻
- 瓜农王向阳:卖瓜是为供孩子读书(2013-8-5 17:19:28)
- 带孩子卖瓜的秦银香(2013-8-5 17:18:33)
- 怀宁各行政村建起农民活动中心(2013-8-5 17:17:46)
- 应征青年进行心理测试(2013-8-5 17:17:29)
- 应征青年进站体检(2013-8-5 17:17:07)
- 311地质队志愿者参加卫生大清扫(2013-8-5 17:16:50)
- 怀宁警方打好“三战”创夏季平安(2013-8-5 17:13:50)
- 大观新城建设工地绷紧生产安全弦(2013-8-5 17:13:18)
- 大观提前完成跨年度危桥加固改造任务(2013-8-5 17:12:46)
- 全市3万余农家电视不再是摆设(2013-8-5 17: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