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好故事:22年艰辛抚育智障弃儿
在迎江区南水回族社区,下岗工人马兆祥和妻子金春华带着非亲生的智障儿子马斌相偎相依
在迎江区南水回族社区,有着这样一个普通却不平凡的三口之家,下岗工人马兆祥和妻子金春华带着智障儿子马斌相偎相依,而这个智障儿子却不是亲生,是收养的弃婴。22年来,马兆祥一家倾尽了全部的关爱和精力,不离不弃,不计任何回报地艰辛抚育。
善良之心收留弃婴
1991年8月25日早晨,马兆祥的母亲去菜市场买菜,经过滨江桥的时候发现路旁有个弃婴,善良的老人将婴儿带回了家。“抱回来的时候才2个月,我父亲给他取名马斌,希望他能文能武。”马兆祥说,夫妻俩没有孩子,一家人对捡来的马斌视若珍宝。2个月后,开始发现孩子不对劲,在摇篮里面经常抽筋,喂奶的时候吐的厉害,眼睛有些斜视。一开始,医生说是缺钙,后来情况越来越严重,检查发现是先天性疾病,脑部发育不健全。
“1岁的时候抽筋抽得眼睛直翻,吐奶也越来越厉害,看着小小的孩子受折磨,我们都特别难过、心疼。”马兆祥说,那个时候就知道孩子以后肯定不正常,很难养活,周边的邻居和同学都劝他把孩子送到福利院去,再重新抱养个健康的孩子。
“我们也犹豫过,但带那么久,都有感情了,一想到要送走,我老婆就哭。这孩子要是正常,送走我们反而不担心,但这孩子有病,离开了我们肯定就活不长,别人哪有我们照顾这么精心。”马兆祥说,他的父母亲和岳父岳母都很支持留下马斌,孩子来了就是缘分。
22年如一日艰辛抚育
马兆祥的家是两室一厅的旧房子,很简陋,但收拾的很干净。“父母都在的时候,三个人挤在一个房间,他们娘俩睡床,我就在旁边拼几个凳子,铺上被褥就能睡。”马兆祥说,那时候一家四口照顾马斌还不是很吃力,白天父母在家里照顾孩子,夫妻俩出去上班。到后来,两人都下岗,父母年龄也越来越大,担子就越来越重了。2003年,马兆祥的母亲去世;2010年,父亲去世。老房子里,就剩下三口人相偎相依。
“他小时候好带,越大越难带,脾气越来越躁,打人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我有气管炎,咳嗽声稍微大点,刺激到他,他就打我,他现在力气很大,两个锤子砸下来,经常是两眼冒金花,他妈妈都怕他。”马兆祥说,马斌早晚易发作,早上起床给他穿衣服的时候,要特别小心,一不留神就被打一拳。自己被打就认了,还得防止他打别人。白天马斌在家待不住,要出去逛,每天都是老路线,从滨江苑走到墨子巷,经过清节堂和人民剧院再回来。他眼睛瞪得发直的时候,就要注意,可能要打人。在外面,时刻要把马斌的手抓着,就怕他伤人。
到现在,马斌只会讲“吃”,能听懂马兆祥夫妇俩简单的话语。吃饭,是夫妻俩轮流喂,虽然一直想培养马斌自己吃,但是他吃不到嘴;睡觉,马斌不肯一个人睡,都是金春华陪着他睡,晚上还要注意他,怕他踢被子,怕他突然发病,没睡过一个安心觉;如厕,马斌蹲不下来,每次上厕所都要人在旁边扶着,随着年龄越来越大,马兆祥越来越扶不动了。有时候,来不及提醒,马斌就拉在身上,要立即给他洗澡换衣服,脏了就换,马兆祥夫妻俩从不抱怨。马兆祥说,自己受罪没关系,只要孩子过得舒服。
孩子以后怎么办
下岗后,金春华在一家早点店打零工,马兆祥在家照顾马斌,每月的收入就是710元的低保和几百块钱的零工收入,这些钱大部分用来买药,马斌每个月都要吃药,马兆祥有气管炎、金春华有低血糖,也要吃药。马兆祥夫妻俩从来不买新衣服,都是穿亲戚朋友送来的旧衣服,除了买药吃饭两个人基本没消费。虽然经济条件差,却尽力去满足马斌,只要他喜欢,就舍得买。马斌喜欢听歌,mp3买了好几个,收音机买了几十个。“他听得不耐烦了,就摔,有时候从楼上丢下去,邻居捡了送上来,我侄子侄女们都对他很好,经常给他买东西。”马兆祥说,这么多年,幸亏有亲戚朋友的援助。
生活的操劳和内心的压力让50多岁的马兆祥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生活苦点,我都不怕,就是担心等我们不能动了,马斌怎么办,他一点自理能力都没有,放在哪都不放心。一想到这个,我就不得安宁。”马斌的将来是马兆祥最大的忧虑。
作者:张志娟 高庆宁
相关新闻
- 龙眠山路集贤南路绿化带很受伤(2013-10-16 17:40:22)
- 大园新村小区环境糟糕(2013-10-16 17:39:59)
- 粮食日里的“爱粮课”(2013-10-16 17:39:19)
- 潜山生态立县做好“绿”文章(2013-10-16 17:38:04)
- “环境干净了,人舒心了”(2013-10-16 17:37:22)
- 老人独自看病 子女真的没有时间陪同吗?(2013-10-16 17:34:58)
- 楼顶安全隐患基本消除(2013-10-16 17:34:34)
- 老人独自看病难题多多(2013-10-16 17:34:09)
- 工行电子密码器要失效?(2013-10-16 17:33:38)
- 双莲寺社区整治脏乱差(2013-10-15 15: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