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概况 | 安庆论坛 | 跳蚤市场
安庆地区综合门户网站

拜年还是得对味儿

2014-2-8 21:28:59 安庆热线 来源:安庆新闻网 浏览次 【 】【打印】【关闭

  拜年,和除夕的年夜饭一样,最能体现年味。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沿袭了千百年的拜年习俗也随之发生变化。从走街串户登门拜年道一声“过年好”,到电报、传呼、贺卡、电话送去祝福,再到零时短信爆炸,到后来微博、微信异军突起,“年味”在不同的年代有了不同形式的延伸。

  传统拜年方式被刷新

  初一上午9点不到,安庆市枞阳县长安村张老太家就热闹起来。随着大儿子一声“孩子们,快站好,给老人拜年”,大家彼此招呼着按照辈份站好。90岁老太坐在屋子中间,面带喜色地等待晚辈们一一拜年,享受着儿孙满堂的幸福。娃娃们边磕头边说着吉利话,张老太太一边点头一边起身从兜里拿出红包分给晚辈。

  说起拜年,张老太告诉记者,那时候他们向长辈拜年,无论男女老少都需要跪在地上磕三个响头,不然都不算数。说起小时候,56岁大儿子刘振不得不承认,近几年来,这种传统的拜年方式已经逐渐淡化,晚辈向长辈磕头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少了,一般都是抱拳、拱手、道一句“新年好”,走个过场而已。

  短信拜年成甜蜜负担

  随着手机的普及,近年来,短信和电话拜年成为新的时尚。不过,今年春晚,一首《群发的短信我不回》多少也唱出了短信拜年的尴尬处境。“有的群发不署名,压根不知你是谁,图了快捷忘诚意,恕我与君不奉陪……”

  “每年过年时候都能收到上百条祝福短信,单条回复短信会发到手软。但不回又怕伤感情,所以只好群发群回短信。短信拜年变成了负担。”70后杜军这样说道,“以前在部队过年不能回家,接到亲友的电话,通过电话拜个年,那份真挚的情感,让人感动和怀念。”

  微拜年异军突起成新宠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相对于电话、短信拜年,QQ、微信、微博拜年成了不少年轻人的首选。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今年除夕夜,微信用户信息发送总量是去年的2倍,高峰时段平均一分钟有1000万条信息发出。95后胡斐告诉记者,和同龄的朋友,他更习惯使用“微”拜年,可以打字发图片,还可以语音和视频。

  对此,市地方志相关人士表示,拜年方式的变迁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通讯技术融入人性关怀的体现。群发短信拜年遭非议,是因为没让收件人感受得到重视,如果发信息的人没有诚意,那么就算换一种新潮的方式,同样达不到祝福的目的。无论以那种方式的拜年,变化的是方式,而不变的是情感的流露。

  相关链接:那些年的拜年旧俗

  旧俗,农历初一,凌晨起,燃放开门鞭。全家正衣冠,祭天地,拜祖先,主妇拜灶神。依长有序,向长辈拜年。摆设果点、元宝、全家围坐,互相祝福。能书者在红纸上挥笔书写,叫发笔。一般商店停业,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游艺活动。路遇熟人拱手祝福,初一不外出拜年,一家老小玩牌,尽量输钱给长辈;初二、初三到亲戚长辈家拜年,见到晚辈小孩要给压岁钱,不能空手去拜年;初四给熟人、同事拜年,见面拱手,稍坐即走,叫拜跑马车,主人不在家要在门缝塞张卡片,表示人到礼周;初四之后,人们请来请去,所谓“春饮不能吃,一席还一席。”解放后,春节放假三天,各单位机构聚会团拜,而后到离退休人员家中拜年。80年代后,举行团拜的单位少了,人们也改变了初一不外出拜年习俗。 柯慧敏 整理

作者:柯慧敏

[责任编辑:不详]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条款 | 客服中心 | 网站招聘 | 建站服务 |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5-2008 www.aq36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安庆热线
Mailto:webmaster@aq365.com TEL:0556-8788365 1386660295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1.B2-20070020 皖ICP备050006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