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劳动养活自己的修鞋匠
在大观区玉琳路街道四眼井社区,有个与众不同的修鞋匠,他叫叶六一,今年56岁。从小身患小儿麻痹症的他,身高不足1米,由于双脚不便,他只能依靠一个小板凳“走路”。在常人看来,他这样的残疾人完全可以拿着低保,每天到处玩玩,浑浑噩噩的过日子,但是叶六一不行,他闲不下来。从拜师学艺、自学摸索,到自己开了个修鞋摊,这27年里,经他双手修补的鞋子不计其数,他也用劳动证明了自己人残志坚的可贵品质。
1月9日下午,记者在玉琳布市的一个修鞋摊处见到了叶六一和他的父亲。叶六一的父亲在看着摊子,而他刚从家里过来,骑着一辆小三轮电动车,等车停稳后,他放下车上的小板凳,借助板凳慢慢的挪到修鞋摊上,笑呵呵的与记者聊了起来。
图为叶六一在给顾客修鞋
幼年医疗条件差,落下残疾
刚开始听到叶六一这个名字,记者不禁猜测他可能是六月一日这天出生的,一打听才知道,原来不是这样。“他是1958年出生的,当年正好是他爷爷的六十一岁生日,在我们农村里有按爷爷的岁数叫孙子名字的习俗,所以就取名‘六一’了。”叶六一的父亲介绍说,当时叶六一刚出生时家里人还很高兴,可是好景不长,两年后,叶六一生了一场病,拉肚子、发高烧,那个年代买不到药,青霉素、链霉素都没有,由于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叶六一就得了小儿麻痹症,落下了终身残疾。
“听说这个病只有千分之三的人会得,要不就是眼睛瞎了、走不了路,要不就是脑子坏了,偏偏被他给碰上了。”叶六一的父亲很无奈。
叶六一却笑着说:“我还算是走时的了,还有人不如我呢,我至少还是有手有脚的,眼睛是好的,耳朵也是好的,比起那些缺胳膊少腿的人,我还是幸运多了。”
“多亏了我们把他户口从农村转到安庆来,不然在乡下更可怜。”叶六一的父亲说,“六一出生那年,国家大办钢铁,许多农村人来到城市炼钢,后来毛主席指示,实行‘一刀切’,所有58年到城市来的人都要回农村去,我是48年来到安庆的,所以没走,六一正好是58年在安庆出世的,所以就回老家桐城了,和他母亲在家务农。”由于农村条件差,学校太远,离家有三四里路,叶六一的腿脚不便,走不了路,所以没办法去读书。后来长大了,不识字,加上身体残疾,找不到事情做,就一直赋闲在家,帮助母亲做做农活,喂猪喂鸡。直到1983年,在他父亲的努力下,把户口迁到安庆,他的生活才得到改善。
吃苦耐劳,学门手艺养活自己
在叶六一29岁时,父亲想给他找份谋生的职业,但是由于他身体残疾,根本就找不到愿意接收他的单位。后来有人说可以自己开个修鞋摊修鞋,就是累点,叶六一满口答应:“照!”于是就开始了他的学徒生活,边请教师傅边自学,靠着一股子钻劲儿,没过多久,叶六一就在父亲的帮助下,自己开了个修鞋摊。由于修鞋的手艺好,价格低,很多顾客都愿意到他这来修鞋。
“以前学手艺时,就有个顾客跟师傅讲‘这鞋不是你修的,是你的徒弟修的,你搞的鞋是扎的,徒弟修的鞋是平整整的’,后来我自己开了个修鞋摊,生意好,顾客多,师傅的生意就做不下去了。”叶六一说。因为经常有人早上来修鞋,叶六一又行动不便,所以要起得特别早才能赶在人们上班前出摊。
“现在鞋质量差,有的人修不好的鞋到我这都能修好,鞋底断了都能修,修好后的鞋跟新的一样。”叶六一很自信的说。就在叶六一跟记者聊天时,一位市民拿着一只鞋底脱了胶的皮鞋来找他,叶六一接过鞋,拿在手上一看,说:“你这个鞋要上线,不然不扎实,要不你放在这,明天早上来拿。”修鞋的人问多少钱,叶六一笑着说:“就给2块钱吧,家边人,便宜点,就收个材料费。”修鞋的市民满意的走了。
“他特别能吃苦,又细心又有责任心,很多人大老远的打车过来找他修鞋。”叶六一的父亲很自豪的说,“有的人从小在他这修鞋,长大后结婚生子,孩子的鞋还是找他修,开发区、黄土坑那边的人都在他这修,名声做出去了,手艺好,收费又低,修鞋的人都信任他。”
自谋职业,政府多方扶持帮助
四年前,叶六一是在五巷口附近摆摊的,由于修鞋质量好,价格低,被附近的同行嫉妒。后来,在派出所和社居委的协调下,他的鞋摊才摆在这个过道里。这个过道通风,夏天很凉快,可是冬天就非常冷了,虽然叶六一说他不怕冷,但是他的父亲心疼他,就给他做了个铁皮箱,用来存放修鞋的工具,晚上再锁上,省去了叶六一来回搬工具的麻烦,也给他找了个避风的地方。
叶六一很高兴,自己的手艺得到很多人的认可,工作起来就更起劲了。除了身体不好不能来,其他时候早上6点出摊,到晚上5点钟才回去,有时生意忙起来会更晚。“跟上班一样,这就是我的饭碗,做事要有责任心,也要敬业,可以说,我在西门修鞋界是数一数二的。”由于生意忙,叶六一中午不回去吃饭,他的父亲会准时过来送饭,为了减轻儿子的负担,叶六一的父亲也会经常过来帮忙照看下摊子。
“以前在乡下是沾父母的光,现在在城里是沾了政府的光。”叶六一充满感激的说,“现在国家政策好,残疾人地位也提高了,对残疾人的关心、扶持也很多,社居委和办事处都很照顾我,有什么政策上的好事都想着我,不仅拿低保、残疾人补贴,还经常受到政府的关怀,非常感谢。”5年前,为了出行方便,叶六一买了辆小的电动三轮车,总价2480元,区政府还资助1000元给他;政府为了鼓励他自谋职业,给他颁发了创业奖励,这让叶六一更有动力了。
“政府对我这么好,要是我不努力干可不行,再说,光靠政府的钱也不够过日子的,所以有个手艺对生活还是有保障的,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我也感到很骄傲。”叶六一说。
作者:项珍
相关新闻
- 蛋壳雕画迎新年(2014-1-23 18:21:01)
- 春节临近血库告急(2014-1-23 18:09:15)
- “辛亥革命纪念公园”何时落户宜城?(2014-1-23 18:08:39)
- 患病老夫妻:希望能一直牵手走下去(2014-1-23 18:07:26)
- 阳光苑小区绿地变成私家车位(2014-1-23 18:06:31)
- 岳西:小分队做出“大事情”(2014-1-23 17:57:06)
- 江月英:感谢身边一群善良的“孩子”(2014-1-22 16:13:03)
- 我市对城区节前市场进行食品安全检查(2014-1-21 13:49:37)
-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2家“失信”1家“警示”(2014-1-21 13:48:38)
- 医保结算凭证与药房消费清单不符(2014-1-21 13:4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