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年前安庆迁陕移民后裔找到老家

杨培应((左))所指的,就是沙畈杨氏明代祖屋。
“谢谢你,我与老家电话联系了,与家谱记载的完全吻合。”3月12日,陕西省商南县试马镇中心小学杨家莹老师通过QQ,向本报记者叙说了他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槎水镇杨氏宗亲联系的结果,表示将择期回老家祭祖,以圆十代人的思乡梦。
今年1月,本报记者赴陕西省商洛地区调查采访,旨在揭示正史均未记载的清乾隆年间安庆大量移民迁陕的史实。
1月5日,记者在商南县试马镇采访时,一名男子跟随着记者一行,趁空低声对记者说:“我老家也是安徽安庆的。”
记者与该男子交谈得知,他叫杨家莹,从家谱中了解到祖籍是安庆。杨家莹也曾遇到过来自安庆的生意人,托他们打听老家情况,都没有结果。
杨家莹希望记者帮助其找到祖籍地,联系上杨氏宗亲,记者一口答应。
于是,杨家莹赶忙跑回家找来一本已成褐色的旧家谱,而且是一本手抄家谱,抄写于民国二十三年。
该谱虽有残缺,文中“原籍里居序”却十分详细:原籍江南安徽省安庆府潜山玉照乡乌石十一都正信四甲西保沙畈。并且记载了方位:西保在县东北乡,距宗祠二里,距县七十里,距槎水畈十里,距龙井关十里,距青草隔四十里。杨氏二十世思镇公等五弟兄夫妇于清乾隆壬午年(1762)迁陕,分布商洛各县。
“潜山县玉照乡乌石十一都正信四甲西保沙畈”这一古老地名如今是哪里?
3月9日,本报记者与安庆日报记者徐吉祥、安庆广播电视台记者汪启贵一道来到潜山县槎水镇,专程为杨家莹寻根问祖。
槎水镇镇长王水生和镇党委委员、镇办主任查安洲热情接待了记者一行,并共同分析古旧地名。
根据“距槎水畈十里,据龙井关十里”等记载,他们联想到了槎水镇的中畈村,那里就是杨姓村民群居地。
查安洲引领记者一行驱车来到中畈村。得知消息的七八位杨姓村民已在路边热情迎候,他们说:“我们中畈村就是过去的西保。”
该村前任和现任支书都姓杨,在他俩的引领下,记者来到“沙畈”。在一座低矮的老屋前,前任支书杨培应告诉记者,这是杨氏祖屋,还是明代的呐。
根据谱派“真文源仲永,希崇继世高,应宗维大本,思立建忠朝”等对应,现任支书杨玉红说,杨家莹的确是杨氏“四知堂”的子孙,欢迎他回老家走走、看看。
相关新闻
- 装饰布裹树干 城管督促拆除(2014-3-15 18:58:22)
- 城管考核动真格 两企业被扣50分(2014-3-15 18:56:58)
- 女子公园散步挎包被抢(2014-3-14 14:19:53)
- 路面成“水塘” 行人踩石块过往(2014-3-14 14:18:06)
- 助力车骑上高速(2014-3-14 14:17:39)
- 道路改造留后患 家门口化粪池四处漫溢(2014-3-14 14:17:15)
- 自主创业 用爱心回报社会(2014-3-14 14:16:50)
- 车被擅自开走卖掉 车主怒砸二手车行(2014-3-14 14:16:18)
- 非法开采江砂牟利 男子领刑一年半(2014-3-14 14:15:54)
- 出狱一周又抢劫 依法审查被逮捕(2014-3-14 14: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