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人群年轻化趋势明显
6月23日上午,迎江区东正社区会同辖区公安、司法部门在辖区内开展“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社区中小学生拒毒、识毒、防毒意识。 黄有安 摄
6月26日是第27个国际禁毒日,今年禁毒日的主题是“远离毒品,健康生活,拥抱美好人生”。2013年以来,我市深入推进禁毒人民战争,禁毒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但是从全市情况看,毒品违法犯罪活动蔓延趋势未能根本遏制。2013年全市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经达到4083人。在全市吸毒人员中,年龄最小的吸毒者仅有12岁,甚至有的在校学生也沾染上毒瘾,毒品社会危害不可低估。
吸毒人员增幅高位运行
谈及当前我市的毒情形势,市禁毒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受国际毒潮泛滥、国内涉毒因素增多和周边省市毒品渗透的影响,我市面临的毒情形势十分严峻。
近年来,我市毒品犯罪案件数持续上升,毒品大要案件大幅度上升。2013年全市共破获毒品案件167起,同比增加43.2%。打击处理169人,同比增加34.9%;其中,起诉132人,同比增加25.7%。
2013年外地毒贩流窜我市,纠集本地涉毒人员从事毒品网格化销售现象突出。我市作为毒品销售市场,随着全市公安机关逐年对毒品危害的宣传教育、查处吸毒人员以及毒品犯罪打击力度的不断加大,全市涉毒犯罪和滥用毒品问题得到有效的控制。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市人流、物流、信息流传递不断增速,毒品流通也呈现出“多线渗透、坐地分销”的新局面。2013年,我市打击处理170人,其中外省籍贩毒人员45人,占打击处理总数的26.4%,本市籍占73.6%,全市共摧毁外省市通往我市的贩毒通道8个。
全市新发现吸毒人员增幅仍处高位运行,吸毒人群年轻化趋势明显。记者了解到,2012年我市查处吸毒人员620人次,2013年我市共查处吸毒人员720人次。我市每年在册吸毒人员数迅速增加,2009年在册吸毒人员1790人、2010年2317人、2011年2786人、2012年3210人,2013年全市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经达到4083人。在全市吸毒人员中,17岁以下的81人,年龄最小的吸毒者仅有12岁;18—25岁的有1910人,26—35岁的1552人。甚至有的在校学生也沾染上毒瘾,社会危害不可低估。
据介绍,按照国际通行的计算标准,每一个在册吸毒人员对应隐藏有8个吸毒人员计算,我市实际的吸毒人员已经达到32000人,约占全市人口总数的千分之五。
毒品犯罪武装化趋势明显
记者了解到,经过公安机关多年持续不断的打击,随着一些大的贩毒集团和幕后毒枭得到摧毁,市内残余贩毒势力不断分化、重组,形成组织更为严密、分工更为明确、贩毒能量更大的贩毒集团和网络,在实施犯罪过程中,组织严密、跨境跨地区作案、涉毒量大、对抗性强等特征日益明显。
从已破获毒品刑事案件看,除了结伙贩毒、流窜贩毒外,我市还出现了制毒窝点、互联网贩毒、通过寄递贩毒、武装贩毒等趋势,毒品犯罪越来越职业化,毒品交易方式也更加隐蔽。2010年以来,全市各级公安禁毒部门通过侦查破案,摧毁了4个制毒窝点和20个贩毒团伙,不仅缴获各类毒品10.2公斤、毒品半成品2公斤、易制毒化学品100余吨。而且还缴获了各类枪支11支、子弹300余发。枪毒合流案件进一步增多,毒品犯罪的暴力型、对抗性加剧。
通过近期破获的毒品案件分析,毒品贩运方式多样化,藏毒手法更加高明。近年来,物流和快递行业发展迅速,由于这些行业缺乏查毒意识,贩毒利用邮寄渠道快捷方便,采取留假名、假地址方式,将毒品伪装成合法物品进行邮寄现象普遍。
毒贩以贩养吸趋势明显
近年来安庆市新型毒品的发展蔓延趋势日渐突出,与海洛因等传统毒品相比,新型毒品更具欺骗性、隐蔽性。禁毒部门统计,截至目前,我市登记在册吸毒人员4083人,全市吸食传统毒品海洛因的132人,注射杜冷丁21人,吸食大麻4人;吸食新型毒品冰毒的3795人,吸食氯胺酮(K粉)的989人,吸食冰毒片剂(麻古)180人,吸食摇头丸70人。根据统计显示:目前我市毒品消费市场基本以冰毒等新兴毒品为主,传统毒品消费市场正在不断萎缩,吸食新型毒品种类逐渐从过去的氯胺酮、摇头丸等新兴毒品向冰毒(片剂)转变。
过去,吸毒人员吸食场所主要是KTV、迪吧、歌城等歌舞娱乐场所,近年来,吸毒人员吸食藏所向隐蔽性强、安全系数较高的酒店、宾馆、洗浴中心、私人会所、出租屋和私家住宅等场所转移。吸毒人员利用宾馆、酒店、私人会所等高档消费场所和私人住所等进行吸毒,不仅安全系数高,不易被发现,还加大了公安机关执法难度,增加了执法风险。
按照目前市场的冰毒、K粉或海洛因销售平均价格计算,每次吸毒至少耗费400元,我市吸毒人员每年吸毒至少耗费3亿元。2013年我市抓获的170名贩毒人员中,以贩养吸的,就有135人,占抓获总数的79.4%。据不完全统计,我市的抢劫、抢夺和盗窃案件中有40%都是吸贩毒人员所为,社会危害十分严重。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进展缓慢
根据《禁毒法》和《戒毒条例》规定,乡镇、街道办事处是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的主体,并要求落实经费保障和禁毒专职工作人员,但在实际工作中并未得到落实,社区戒毒康复体系和机制的不健全,管理机构空缺,管教责任不明确,严重制约着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的展开。社区戒毒和康复工作的决定机关、执行部门衔接不畅,导致部分吸毒成瘾人员没有到执行地乡镇(街道)报道,存在脱失漏管的现象。同时,我市公安机关缉毒专业民警偏少,专业队伍力量与禁毒工作任务的矛盾较为突出。
多措并举打造“毒品禁区”
2014年全市禁毒工作将继续以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护航工程”为契机,紧紧围绕实现“毒品禁区”为奋斗目标,为建设“平安安庆”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今年我市将加大毒品案件的破案力度,以破大案、打团伙、抓毒枭、追毒资、摧网络为目标,强化缉毒破案工作,严厉打击涉毒犯罪活动。广泛开展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示范单位(点)活动,每个县市区建立不少于1个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示范点。依法对社会面上的吸毒成瘾人员开展社区戒毒和强制隔离戒毒,做好被解除强制隔离戒毒成瘾的人员社区康复工作,努力提高戒断巩固率,增加收治率,减少脱失率。
同时,加强对涉毒重点地段、场所的集中整治。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吸贩活动猖獗地段,联合开展集中整治,有效控制毒品蔓延势头。加大对公共娱乐场所整治力度,尤其是加强对宾馆旅社和出租屋的管理,一旦发现存在吸食、贩卖毒品问题,将采取有力措施予以打击,全力遏制新型毒品在我市的发展蔓延。今年,我市将紧扣易制毒化学品和精麻药品监管各个环节,建立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适时开展易制毒化学品和精麻药品案件责任倒查,查找薄弱环节和发现管理漏洞,对于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人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
今年,我市还将组建禁毒协会、培育发展禁毒志愿者、社区工作者等群众性禁毒组织、挖掘整合社会资源,广泛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禁毒工作,推进全市禁毒工作的社会化和群众化,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相关新闻
- 他提出离婚为啥被法院驳回?(2014-6-26 17:29:20)
- 深夜没油司机被困交警送油来解忧(2014-6-26 17:29:00)
- 毕业季炒热房屋租赁市场(2014-6-26 17:28:36)
- 西小湖蓝藻水华有所减少(2014-6-26 17:28:20)
- 2万余元购得价值21万轿车(2014-6-25 15:45:42)
- 停车未开警示灯酿成事故受追究(2014-6-25 15:45:23)
- 吸毒驾车狂飙 撞人撞车后“投江”(2014-6-25 15:45:02)
- 违反禁令标志驾驶屡见不鲜(2014-6-25 15:44:39)
- “大国医道”无证行医(2014-6-25 15:44:20)
- 车载“伪基站”群发诈骗短信 2人被抓(2014-6-25 15:4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