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概况 | 安庆论坛 | 跳蚤市场
安庆地区综合门户网站

实体书店,或将消失的文化地标?

2014-7-2 16:00:12 安庆热线 来源:安庆新闻网 浏览次 【 】【打印】【关闭

  书店是城市的文化地标,今年4月30日,位于柏子桥旁的图书城———安庆新华书店因文化消费板块长期亏损调整经营,划出五分之二的面积用于珠宝经营,两个月以来,剔出其分羹于珠宝销售的利润,仅图书销售额来看与同期相比并无下降。

  书店:文化类书籍亏损严重

  5月18日,记者来到图书城,珠宝铺的招牌占据了大半门脸,进入图书城,一楼在售的为金银、珠宝、名表等,到二楼即可发现西侧均为儿童、亲子、教辅等读物,东侧为专业、社科、文艺等类别书籍,同时书籍陈设也出现变化,书架较之以往更加密集,礼品盒包装的书籍增多且摆放在重要位置。

  安庆新华书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钱奕生告诉记者,此次从2800平米的图书卖场中划出1000平米来合作经营用于盈利,他说:“今年省新华书店总部要求文化消费板块和教育板块要分别核算。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消费板块是盈利的,文化消费板块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6月23日暑假期间,记者再次来到图书城二楼,此时的书店内人头攒动,尤其是西侧的儿童、教辅读物区,席地而坐的孩子们几乎让书店无处下脚,收银处家长甚至排起了队伍。

  钱奕生告诉记者,仅去年一年市区新华书店文化消费板块亏损180万,此次划出一楼的房屋进行营利,为的就是弥补亏损状态,实现扭亏为盈,他说:“划出了1000平米,图书种类从8万册减少到6.8万册,对品种进行了优化,摆放密度有所增加,这两个月以来销售额和同期相比并没有下降。”

  读者:去书店“只看不买”

  去年全市销售文化类图书共160万册,市区两店共40万册,我市人口600多万,市区人口近百万,我们的购买力去了哪里?

  记者走访了部分年轻人,他们中大部分“几乎不买书”,也有“只看不买”的,还有依赖网络购买的。“上次去书店是一年前吧。”28岁的小伙子丁先生告诉记者,“文化类的书籍基本没有买过,不论实体店还是网络店。”像丁先生这样几乎从来不去书店的人不在少数。25岁张女士几乎所有的阅读都依赖于网络,她告诉记者:“小说看的都是网络写手的那些小说,然后就是刷微博。最近一次买书大约在半年前吧,是散文和小说,是从网上买来送人的。”当然,年轻人中也存在一小部分固定阅读的群体,27岁的汪女士表示每年会买数十本书。在中老年群体有不少热爱阅读的人,50岁左右的刘先生告诉记者自己购买书籍来自实体书店、地摊、网店。

  城市:留给书店的位置少了

  如果说书店是城市的文化地标,日益消失的书店被高楼、新商业取代,文化地标逐渐萎缩、退席,据市文广新局统计,截至目前我市书店112户,这个数字去年为143,这其中绝大部分为教辅书店。

  “安庆最大的书店就是新华书店了,以前龙门口、四牌楼、清洁堂这些地方都有老字号的书店,都能买到经史类的书籍。后来,有些书店消失了,有些书店变味了,专门卖起了教辅书,城市留给书店的位置越来越少了。”刘先生回忆。

  “保卫书店”的号召在喊的同时,书店也仍然在消失,无论从一个城市还是放眼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这样的,民间力量自救方式多种多样,譬如24小时“不打烊书店”;政府方面也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钱奕生说:“今年元月1日起,图书发行免收增值税,每年我们能享受100多万元的优惠,这些优惠我们其实都返利给读者了,推出了一系列的折扣书籍。”在卖场记者就能看到“六九折”图书,每月推出100种书籍全部六九折,同时还针对会员推出特殊折扣,他说:“据统计,有20%的读者对我们销售的贡献率达80%,证明我们的问题不在于价格劣势、网络冲击等各类原因,而在于人们不进书店。”

  “我们希望在这样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能倡导全民阅读,让更多的人去接触书籍。”钱奕生最后说,“我相信文化的力量,也相信在物质逐渐丰盈的时代书店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不详]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条款 | 客服中心 | 网站招聘 | 建站服务 |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5-2008 www.aq36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安庆热线
Mailto:webmaster@aq365.com TEL:0556-8788365 1386660295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1.B2-20070020 皖ICP备050006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