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气象观测还在继续

紧张准备高空探测
晚上6点半,程正飞坐车前往气象观测站,今天轮到他值班。车子一路向北行驶,城市的繁华与喧闹在车轮的前进中渐渐远去,在经历了一段漆黑的曲折道路之后,我们来到坐落于小山坡上的观测站,这儿安静得可怕,仿佛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程正飞告诉记者,气象观测站对周围的环境要求很严格,由于城市的发展,观测站几经周折,最后搬迁到了现在这个地方。由于地处偏远,气象观测又离不开人,他们只好从家带饭来吃,袋子里装的就是他明天的一日三餐。
晚上7点,记者走进气象观测站的办公平台,程正飞径直走到监视器前,立马开始工作,检查设备是否都正常运行。观测员崔世峰正在准备无线电探空仪,将电池安装在仪器上,再把灯泡绑上。崔世峰边往外走边告诉记者,马上就要进行高空气象观测了,还有一个观测员在氢气房给探空气球充气。“我们市气象观测站是国家一级气象观测站,探空业务是安徽仅有的两个高空探测点之一。”崔世峰介绍,每天早晚7点15分都要放气球进行高空探测,主要观测大气中各个高度的空气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等数据。之所以必须掐准这个时间点,是因为观测资料是要进行全球共享的,全世界都是这个点进行观测,这样数据才有可比性,才能进行系统的分析。
在高空观测平台,观测员顾卫把探空气球充好氢气,挂在南边的钩子上。崔世峰来到装备亭,用绳子系好探空仪器,另一头再绑到探空气球下。崔世峰拿着气球走到西北边,等待时间一到就放飞气球,他告诉记者,高空探测项目必须要三个人分工协作才能完成,此时顾卫已经到达屋顶雷达监控处,随时准备监控探空气球,程正飞则进行室内监控,保证探测数据能被仪器接收。
探空气球准时放飞
“时间快到了,准备放气球。”大约7点15分的时候,程正飞的声音出现在崔世峰的对讲机中。“3!2!1!”随着数秒结束,探空气球被松开,一下子就窜到了天空中,绑在探空仪上的灯光越来越远,渐渐成了一个点,肉眼已经无法将它与满天的星星区分开来了。而在放飞气球的时候,顾卫负责的雷达监控就已经开始监视了,探空仪器传回的数据清晰地显示在程正飞面前的电脑上。
“今天天气不错,晴天又没什么风,放气球还比较顺利。”崔世峰说,如果遇上大风天气,这边山坡上能达到8、9级的风力,力气小一点的话根本拽不住气球。“高空探测就是这样,什么样的天气都可能碰到,像大风暴雨天气还算好的,大不了全身淋湿,要是碰到雷电天气才恐怖呢!”崔世峰告诉记者,去年夏天碰到雷暴天气,一个惊雷把气象探测系统给打瘫痪了,监控室里一片漆黑,正好那晚是崔世峰值班,他赶紧打电话叫来帮手,抓紧时间抢修设备。“因为我们的探空数据要编成报告发送到省气象信息中心,如果错过规定的时间,那我们安庆在那天就没有气象信息记录,气象历史上也会少那一天的信息,对我们气象人来说,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好在经过多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抢修,设备恢复了正常,整理好数据之后,赶在晚上10点之前将报告发送出去,这才避免了工作中的一次遗憾。
晚上8点半左右,探测仪仍在不断地传回数据,这次探空任务还是很顺利的,这也意味着崔世峰的工作基本结束了,他可以结束26个小时的值班回家了。
夜晚睡觉也不踏实
正在监控探空仪器的程正飞告诉记者,大约到8点50分左右,探空气球就会因大气压降低而爆炸,届时它才算真正完成了高空探测任务。如果天气晴好,探空气球将会飞到30多公里的高空,如果受雨雪天气影响,气球的飞行高度也会受到影响。“晚上我们一般要发送两次探空报,一次是8点半之前,还有一次是整理完全部资料之后。”程正飞说,“通常我们只是早晚进行高空气象观测,如果遇到特殊天气或者重大节庆日,上级部门也会要求我们进行加密观测,晚上也就要多放几次探空气球。”
10点半之后,高空气象观测的数据已经全部发送出去,留下值班的程正飞和顾卫可以轮流休息了,但是晚上睡觉也并不安稳。程正飞介绍,2013年1月1日,地面气象观测搬到这个新站,2014年1月1日,高空探测业务也搬了过来。业务一体化之后,气象观测员们的任务也增加了,除了每天进行高空探测,晚上8点、次日凌晨2点、5点分别要进行一次地面观测,所有数据都要及时传送到上级部门。
“以前我们都是人工观测,晚上一下都不能歇的,2014年1月1日之后,我们观测站取消人工观测,实现了自动编发报,这给我们的夜间工作大大减负了。”程正飞说。即便如此,对于这个在气象观测站工作近32年的气象人来说,夜里睡不了踏实觉,有时候因为网络故障,信息发送不出去,系统就会发出警报,这时就要赶紧起来查看,消除故障。
到了夜里,偌大的气象观测站只剩下程正飞和顾卫两个人值班,整个城市都睡着了,但是气象观测还在继续。顾卫告诉记者,他们有时会感到很凄凉,没有正常的假期,逢年过节都要正常上班,但是作为一个气象人,这就是他们的本职工作,再枯燥再艰苦都会一直坚持下去的。
相关新闻
- 两会建言——尽快划定湿地保护“红线”(2015-1-22 15:51:01)
- 为何眼睛迎风就流泪?眼科医生:属于正常(2015-1-22 15:49:30)
- 人民路停车场收费标准遭质疑 不管停多久都(2015-1-22 15:49:10)
- 中石化加油站点柴油已升级(2015-1-22 15:48:55)
- 纺织女工钱夏梅 夜里在机器面前争分夺秒(2015-1-22 15:48:43)
- 两会建言——建设立体交通走廊(2015-1-22 15:48:24)
- 两会建言——“菜篮子”工程如何建设?(2015-1-22 15:48:10)
- 两会建言——解决停车难问题(2015-1-22 15:47:50)
- 市民心声——对政府工作的新期待、新愿景(2015-1-22 15:47:28)
- 近期猪肉价格小幅下降(2015-1-22 15:47:13)
更多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 安庆:不文明停车何时休?
- 站前道路车辆扎堆影响道路通行有关部门:
- 宿松:组织集中销毁一批非法烟花爆竹
- “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艺术化宣讲”走进芭
- 下浒山水库明年元月开工
- 大观区开展千万亩森林增长行动
- 路面积水严重影响通行
- 岳西县严惩“老赖”提升司法公信力
- 针对山区特点 推进建管结合 八小水利破解
- 我的2014:平凡的幸福 QQ警务室小空间大作
- 问渠哪得清如许? 走近第三水厂车间的工作
- 好儿媳章爱菊:照顾公公是我责任
- 当“剩男剩女”遇上婚姻 草率结婚还是执着
- 全国统一出租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考试举行
- 非法行医屡教不改 潜山一对夫妻成了反面教
- 小型车能否异地年检?
- 宜城“守夜人”:重症监护室里的夜班护士
- 访市经信委党工委书记、主任张翼
- 下浒山水库水利工程正式开工
- 10间门面房内堆满烟花爆竹 60多台车转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