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绿色文明祭扫渐成新风尚
三天的清明小长假已经结束,连日的雨水也挡不住市民纪念先人的祭扫之路。4月7日上午,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清明节期间,我市公墓管理处共接待45万余人次扫墓。值得关注的是,今年选择用鲜花祭扫的市民越来越多了,文明祭扫正在逐渐成为我市清明节的新风尚。
站在海巡艇的甲板上,手捧菊花,洒下寄托哀思的菊花瓣,缅怀逝去的亲人、先辈。4月4日,安庆海事局江豚志愿服务队与迎江区光荣社区中小学生,一起开展水上安全警示教育暨清明节文明祭祀活动。 汪婷 徐勇进 摄
据了解,自3月14日开始,我市的清明祭扫就进入了高峰期,首个周末,安庆陵园一天的接待量就达到10万人次,节前每个周末人流量都有更大增长。清明期间,大量车辆涌入陵园,造成了交通拥堵状况的发生,但在市民政、公安、消防等部门的全力配合下,全市清明祭扫总体秩序较为平稳。
根据部署,围绕“文明祭祀,平安清明”主题,以治安、交通安全、护林防火、生态葬、优质服务、宣传引导、土葬坟改造等为重点,市公墓管理处高标准做好清明节期间群众扫墓服务接待工作。在治安维护和突发事件处理上,聘用保安,配合民警、特警、交警,在园区入口设置检查岗,禁止一切纸鞭进入园区,加强对园区的监控,禁止使用明火,对利用封建迷信活动,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利益的行为依法进行惩处。同时在土葬坟改造区附近设立迁坟接待处,安排工作人员负责迁坟接待,宣传政策,耐心解答,做好各项登记,热心服务好每一位群众。
据统计,从3月6日开始至4月6日结束,历经32天,共接待扫墓群众45万多人次,未发生祭扫活动交通事故、人员踩踏、山林火灾等任何安全事故。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清明节选择用鲜花祭奠亲人的市民越来越多了,文明祭扫正在逐渐成为我市清明节的新风尚。4月5日是小长假第二天。记者在安庆陵园看到,尽管当天一直下雨,但还是有大量市民手捧鲜花前来纪念亲人。“自去年开始我们就不再带鞭炮过来扫墓了,一束鲜花同样能寄托对先人的哀思,而且非常生态环保。”当天冒雨赶来祭扫的市民张向前告诉记者。“尽管今天下雨,但还是涌进了将近2万人前来祭扫。给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市民的祭扫理念确实有了变化,烧纸钱的市民少了,用鲜花纪念亲人的多了。”市公墓管理处主任司海介绍,整个清明节,仅管理处就免费赠送市民鲜花5万余支。
相关新闻
- 档案穿越:百子山:不熄的抗日烽火(2015-4-8 18:00:08)
- 老屋残破居民不便 大观亭历史文化街区该如(2015-4-8 17:59:40)
- 安庆开展殡仪服务市场专项整治(2015-4-8 17:59:15)
- 这些毕业生来自天南海北 把社工梦想种在宜(2015-4-8 17:57:11)
- 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考评办法出台(2015-4-8 17:54:25)
- 宿松“公建民营”养老服务更贴心(2015-4-8 17:52:18)
- 一季度我市人力资源市场制造业用工需求持(2015-4-8 17:51:47)
- 今年15000户居民将通管道气(2015-4-8 17:51:35)
- 全市生猪产业实现病死猪无害化处理(2015-4-8 17:51:17)
- 爱心联盟七年践行承诺 为27位贫困母亲撑起(2015-4-8 17:51:03)
更多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 小学生入学年龄今年是否有变化?
- 春分节气如何养生?
- 安庆50万尾“鱼宝宝”放流长江
- 晚婚的多 离婚的也不少 闪婚闪离现象日益
- 四眼井栖身农贸市场 尴尬现状亟待改善
- 8年的不离不弃只为有一个完整的家
- 门面房午夜起火
- 招聘会上为何存在“有事没人干”、“有人
- 子女买房能否提取父母住房公积金?
- 小玫瑰带来大收益 深山玫瑰园里的致富经
- 进厂道路被挖断强逼砖厂搬迁 杨桥镇政府:
- 棉花地改种瓜蒌籽 “瓜蒌大王”王西顺
- 买油送米只刷卡不收现金注意
- 2015年度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下月开始申报
- 酒店污水排入沟渠 污染环境
- 曹斌——— 望江民间打鼓书非遗传承人
- 春季咽喉炎进入高发期 初期无需使用消炎药
- 市民论坛发帖举报 查处超员接送学生车辆
- 2015年企退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开始
- 筑巢引凤承接产业转移 鸦滩打造“安徽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