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记者行:草根演员家门口演惠民小戏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我的夫徐文进读书为本,生下来小细宝一个娇生……”2月17日,农历正月初十,迎江区新洲乡康宁村的文化广场,欢声笑语,热闹至极。前来看戏的村民,有的搬来村部会议室里的椅子,有的提着自家的“小马扎”,早已井然有序地排坐在戏台前,观看黄梅戏演出。
为村民们表演黄梅戏的是江心洲上唯一一家民间社团,名叫“前方明珠”黄梅戏班。这个社团是2015年3月份成立的。据社团负责人钱芳介绍:“‘前方明珠’黄梅戏班是新洲乡爱好黄梅戏的12位村民自发组成的,成立之初社团里什么都没有,是乡政府给了4000块钱,让我们把唱戏的行头配齐,包括音响、演员服装、乐器等等。”
“近一年的时间,我们已经跑遍新洲乡五个村,演出15场。乡政府还给我们在乡文化站安排了排练用的教室,每个星期都要在那里排练1到2次。”钱芳说,现在社团不仅可以表演《闹花灯》、《打猪草》、《点大麦》等折子小戏,也可以演出《小辞店》、《花亭会》、《吴三保游春》等较大的戏。
农历正月初十,该黄梅戏社团在康宁村为村民表演古装黄梅戏《荞麦记》。上午10点钟,社团里的演职人员就将所有演出要用的东西用2辆三轮摩托车运到村部的小楼前。大家齐动手,布置舞台底幕,架好音箱,调试功放和乐器,演员们则开始梳头化妆。中午大家简单地吃了午饭后,下午1点半钟,演出就正式开始了。音乐响起来,铜锣敲一敲,四面八方的乡亲们就开始聚集到广场来,排坐在一起,晒着冬日的暖阳,看着耳熟能详的黄梅戏,别提有多惬意了。
这些在江心洲上土生土长的草根演员们平均年龄约50岁,他们的演出虽然没有专业的演员演得那么好看,但是周围四邻的乡亲们,就喜欢听他们那带着农村乡土味的唱腔。
“这样的黄梅戏才是我们要看的,乡土味儿接地气呀。”康宁村的观众张启院向记者讲述着内心的喜悦。新洲乡副乡长程爽介绍,为了扶持新洲乡民间黄梅戏社团的发展,让新洲的老百姓不出乡村,就能在家门口看戏,乡里将每年拿出5000元文化活动经费,要求“前方明珠”黄梅戏班每年在乡里开展公益演出不少于10场。同时,乡里还积极帮助他们申请了演出执照,让传统、文明、健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占领新洲乡文化的主阵地。
相关新闻
- 拼车出行悄然加入春运大军(2016-2-19 13:45:05)
- 龙眠山路百米草坪变“黑坪”(2016-2-18 14:17:47)
- 问政:车贴啥时兑现(2016-2-18 14:17:30)
- 请别在行道树上晾晒衣被(2016-2-18 14:17:13)
- 春节以来我市空气质量连续好转(2016-2-18 14:16:36)
- 高速超车道急停造成“连环撞”(2016-2-18 14:16:15)
- 失地农民被撞伤 赔偿标准起争议(2016-2-18 14:15:46)
- 问政:社保卡余额如何查询(2016-2-18 14:14:12)
- 民警勘查事故现场遭殴打 一男子妨碍执行公(2016-2-18 14:13:46)
- 一对夫妻逃避债务 恶意赠与行为被撤销(2016-2-18 14:13:29)
更多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 一家五口两人残疾 贫困家庭为何享受不了低
- 低温天气来袭 这些温馨提示有用哟
- 长江公路大桥上演惊险一幕 司机驾驶"火车
- 出借POS机谋提成 偷鸡不成蚀把米
- 安庆好故事:家庭变故接踵至 十三年还清欠
- 失地农民被撞伤 赔偿标准起争议
- 行道树成了一些居民的“晾衣架”
- 寒冷冬日,安庆4则暖新闻暖人心
- 民警鼎力相助 失联20年的亲人终相聚
- 环境美了 经济活了 一大批美好乡村脱颖而
- 长江安庆段举办消防救生演习
- 外环北路下穿沪渝高速一期竣工并通车
- “邻里乐享棋艺大赛”举行
- 扫尘迎新,忙忙碌碌中体会这年味
- 寒风中 农民工苦盼血汗钱
- 铁路沿线脏乱 影响环境有隐患
- 同一事实重复起诉 法院裁定驳回
- 迎战风雪 我们准备好了
- 紧急行动 应对极端天气 市区除雪应急预案
- 查获301瓶假名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