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本地快讯 >

古皖大地,美丽乡村款款来

图为初具规模的二乔公园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在皖国古都潜山县,古皖文化正在焕发新的生机。围绕列入“全省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试点县”的契机,潜山县按照建设“山水田园城市、特色风情小镇、全域美丽乡村”的目标,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和推进力度。

  二乔故里

  进入深冬季节,尽管室外气温颇低,但在潜山县城皖国东路二乔公园的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工人们干得热火朝天,为了实现元旦开园的目标,参建单位正在加班加点抢工期、赶进度。

  “我们潜山人都知道这里是‘二乔故里’,但除了那口胭脂井,其他的都找不到什么历史痕迹。现在建设的二乔公园,对咱们老百姓来说,是一个接触和了解历史的好去处。”12月2日上午,施工现场一位路过的当地居民如是说。

  潜山素有“二乔故里”美誉,《三国志》注明二乔是潜山人,三国时这对姐妹分别嫁给雄略过人、威震江东的孙策和风流倜傥、文武双全的周瑜。而当地居民提到的胭脂井,传为大乔、小乔未曾出嫁时倾倒残脂剩粉之所,久之,水呈胭脂色,因以名井。

  为挖掘二乔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丰富天柱山旅游内涵,潜山县着手建设二乔公园,建设规模180多亩,其中一期107亩,公园分为公园区和庄园区。项目包括庄园建筑建设,公园绿化种植、游园广场、亮化、供排水、景观小品、儿童活动场地等;总投资1亿元,其中一期3400万元。自2015年12月14日正式开工以来,该项目一直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

  驻足路边,二乔公园已经初具规模,湿地、水榭、廊桥、观景台,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拥有“潜阳十景”之首美誉的胭脂井,完美地融入二乔公园之中,为古皖名城增辉,为百姓休闲生活增色。

  据施工现场项目负责人邓节华介绍,二乔公园依据历史特征和公园空间大小进行体量规划,目前已完成园内建筑建设、绿化土地平整、乔木栽植、桥梁安装等工作。主殿、景观、花园、水榭、戏台、古建、阙、牌楼重檐四方亭等9大项17小项几近完工,广场、园路铺装、地被植物栽植已完成工程量的9成以上。“计划元旦就将对市民免费开放,届时这里将是群众休闲健身的新去处。”邓节华告诉记者。

  美丽村庄

  除了传承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今年以来,潜山县还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和推进力度,美丽乡村已覆盖全县所有乡镇、国省道和重要县道沿线。

  天柱山镇茶庄村是个奇山秀水相交融、自然人文共荟萃的美丽村庄,地处天柱山南麓,座落于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天柱山境内。总面积17平方公里,下辖29个村民小组、2900余人。

  多年来,茶庄村咬定美丽村庄建设目标,努力把茶庄打造成优雅宁静、拥抱自然的养生圣地。按照整村推进、集中财力、分批建设的方针,投资480万元,发动群众集资112万元,建成七个美丽乡村点。硬化村组道路8900米,绿化5400平方米,新建旅游公厕4座,村民休闲广场4座,宣传文化墙400平方米,安装路灯82盏,美化建筑面积9200平方米。

  “整治后的美丽乡村点旧貌换新颜,由原来的散落无序、脏乱闭塞变成了今天环境优美、精致典雅的康养家园。”村里有关人员介绍,为了支持茶庄集镇改造项目建设,通过统征统拆,完成80户群众安置,新建停车场3万平方米,新建休闲广场6000平方米,建设污水处理厂1座,改造后的茶庄集镇焕然一新,宛如镶嵌在天柱山这幅泼墨山水画中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 记者手记

  山水田园 色彩林业

  今年来,潜山县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为指引,强力推进“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开放活县、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深入贯彻落实好省党代会提出的“五大发展行动”。

  这其中,在协调发展上,坚持打造“山水田园城市、特色风情小镇、全域美丽乡村”为节点的“美丽潜山”。该县建设充分发挥依山带水生态优势,建设二乔公园和潜水河绿道银滩湿地公园,加快“山、水、城”融合发展,争创国家园林城市。城镇建设上也突出“一乡一特色、一镇一风情”,重点打造了一批具有特色产业、历史遗存,彰显地域特色、民俗风情的特色城镇。

  在绿色发展上,努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净土”工程,推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重点抓好清洁城乡,在巩固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基础上,实施16个乡镇农村生活污水全面治理项目。兴水利建水景,编制城市水利规划,实施“江河湖联通工程”,推进潜水河、皖水河等中小河流治理,规划建设雪湖公园和潜水河国家湿地公园,除水患、兴水利、建水景。绿化美化山林,实施重点国省道生态廊道提升工程,启动环天柱山林相改造,发展“多彩农业”和“色彩林业”。

 

关键词:乡村大地古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