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妹有话说:
人常说“远亲不如近邻”,如今城市里楼房越建越高,居住环境越来越优越,邻里关系却生疏了,甚至门对门、楼上楼下住了好多年,居然不知对方姓什么。平时你不问我,我也不理你,常常发生有急事却无法与邻居联系的尴尬。邻里之间因为缺乏沟通、理解引起的的小纷争反而多了不少。其实若是换位思考一下,有好多矛盾都是“小儿科”的事……
老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但如今城市邻里关系却比以前生疏了许多,门对门、楼上楼下住了几年,也不知道对方的情况,甚至连姓什么都搞不清。平时你不问我,我也不理你,有时候想联系邻居,却发现根本就束手无策。其实,邻居之间相互留个电话号码,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起作用。
微信好友“爱吃鱼头”告诉慧妹,最近邻居家水管漏水,造成自家进水,由于邻居间没互留电话,怎么也联系不上这位邻居,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后来多亏物业提供电话号码才联系上。
不少微信好友表示,手机里的电话号码不少,但基本没有邻居的号码。
微信好友“如梦”说,搬到新小区两年了,楼上、楼下的邻居都不熟,更别提互留电话了。业主信息在物业公司那里都有登记,有啥事可以找物业公司帮忙。电话号码是个人信息,属于隐私,不能随便留给别人。
微信好友“风筝”表示,“其实一个电话号码并不金贵,之前自己在老小区住了二十多年,和邻居都非常熟,过年过节相互之间还经常送点吃的。之前换一户一表,邻居不在安庆,还是自己打电话告诉他的呢。自家孩子与邻居家的小孩,小时候一起上幼儿园,有急事不能接送时,就打个电话让邻居照看一下。现在进了新小区,和周围的邻居接触很少,常怀念老小区那种氛围,现在住在新小区,邻里关系淡了很多。其实物业可以举办一些娱乐活动,或者让社区里热心居民主动和新住户牵线交流。现在每当周边有新邻居搬来时,我就会和对方互留电话号码。家里有老有小,万一有个什么事情,至少邻居能帮忙报个信,如果邻居家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我也能帮得上忙。”
慧妹最近听到微信群里小伙伴们议论,随着艺术热潮高涨,小区里有很多孩子学音乐,经常练习演奏,干扰了左邻右舍的正常生活。
微信好友“柠檬茶”告诉慧妹,每天晚上这些孩子都会练琴,大概要练到十点钟左右。有些业主住在这里五六年了,每天都能听到有人弹钢琴,几乎每栋楼都有,有的老人被音乐声吵得睡不着觉只得搬走。其中有的孩子明显是刚入门,发出的声音吱吱哑哑的,实在难听,对耳朵绝对是折磨。
微信好友“霓裳”吐槽:“我们住的是家属楼,十多年的老房子,住户都是一个单位的,不想因为一点小事把关系弄僵,可是楼下打架子鼓的穿透力实在太强,2楼敲架子鼓,5楼都感受得到震动,上下楼都听得清楚,‘嘭嚓嘭嚓’的,这一练就是两三个小时,让整个楼的住户都头疼不已。后来到了周末,断断续续一整天,这样的状况持续半个月,许多住户实在忍无可忍,上门提意见,好在当父母的也算是通情达理,没让孩子学架子鼓了。大家上班挺紧张,回家就想好好放松休息,整天被噪音折磨,谁受得了!”
不少微信朋友对这一现象发表看法,大多数人认为,可以理解学习音乐的需求,但是尽量错开邻居休息的时间段就好,同时控制时长和音量。微信好友“朱珠”打趣说:“等这些人练好了,你们等着饱耳福吧!免费演奏会。”
微信好友中有专业人士建议,最好在窗户密封度上下功夫,塑钢窗密封性要好点,越厚的窗帘吸音效果越好,窗帘质地以棉麻为佳;在窗台、阳台上摆放一些枝叶繁茂的绿色植物,也能降低噪声的传入;室内光线调整得相对柔和一点,可以减少烦躁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