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快讯 >

慧眼发现:压岁钱变成“压力钱”了吗?

网络图片

  慧妹有话说:

  春节,孩子给长辈拜年都能得到压岁钱。随着物质条件改善,这些年压岁钱也水涨船高,从几十元涨到几百元乃至上千元,有的孩子甚至成了“万元户”,孩子的压岁钱变成大人的“压力钱”,这笔钱该如何支配……

  【发现一】 变味的压岁钱

  慧妹发现,近年来,不少春节“礼数”越来越看不透了,不少人积攒一年的辛苦钱还没捂热,就变成压岁钱送了出去。

  “90”后微信群友“嘟嘟”说,如今压岁钱成为人情消费的大头,春节成了“春劫”,红包越包越厚,情感反而越来越淡。“嘟嘟”参加工作三年,在一家企业做内勤,月薪3000余元。今年春节回家,听母亲说家族又添丁了,“嘟嘟”心里又忐忑起来。“原来每人200元就够了,现在少于600元都不好意思,走亲戚拜年都准备着红包。这样的氛围,在春节期间尤为浓厚,长辈见了小辈如果没给红包,会被议论。经常有小孩边叫阿姨,边喊‘恭喜发财,红包拿来’。作为晚辈,我还会孝敬长辈每人1000元。加上拜年派发的红包,一个春节花费上万元。给亲戚发完红包,囊中已羞涩。这几年微信平台还推出拜年红包,同事、朋友间你来我往的,也会不知不觉支出一部分。”“嘟嘟”表示,已婚的同事还要孝敬两边长辈,花费更多;感觉现在红包变了味,从前过年大家聚在一起是联络感情,红包在当时只是传递感情的方式,根本不存在金额大小的问题,主要是表达一份心意。

  群友“老实头”很郁闷:“大哥家三个侄儿各有一个孩子,往年每人给400元压岁钱一共要1200元,去年都生了二胎,这下子要翻倍了,大姐家和二妹家两个外甥也是同样的情况,而我家就一个儿子,天呐,压力太大。”

  “80”后微信朋友“荞麦”告诉慧妹,记得小时候除夕夜父母悄悄将红包放在他的枕下,一般都喜欢将号码相连的新钞票塞进红包给孩子们,寓意“连连发”、“连连高升”等。那时压岁钱多为五分、一角的纸币,后来红包才涨到几十元、上百元。

  不少微信朋友表示,如今红包被物质化了,红包不应该成为人情债,与家人、朋友团聚时更不应该以红包金额的多少来衡量彼此的感情。

  【发现二】压岁钱谁做主

  孩子收到的压岁钱究竟由谁来支配?大部分微信群友表示,自己拿到的压岁钱最后都交到长辈手中。

  微信群友“东篱”表示,“孩子小的时候把压岁钱交给他让人不放心,所以我就以儿子的名字在银行开户,把钱都存进去,每年春节过后,便告诉儿子收到压岁钱总数是多少,并带孩子一起去银行把钱存起来,存折由我代为保管,支配权在孩子。后来是儿子主动将压岁钱交给我存起来。儿子上大学时,我将存的压岁钱全部取出交给了儿子,由他支配,他选择给自己添置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

  微信群友“南方”认为,孩子收到压岁钱,家长也派送出去不少钱,过年后孩子的钱包鼓了,家长的钱包却空了,所以孩子收到压岁钱理应交给父母,以填补“亏空”;太多钱放在孩子手上,担心孩子经不住诱惑,养成乱花钱的坏习惯。不过孩子上高中后,会考虑“放手”,让他自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