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快讯 >

慧眼发现:借一双慧眼 愿天下无谣

  惠姐有话说:

  俗话说“谣言止于智者”,但在网络发达的当下,谣言其实很难真正地止于智者,网络信息鱼龙混杂,社交平台也常常“三人成虎”,网民稍有不慎便会中招,更需要大家练就火眼金睛,对信息加以甄别,避免以讹传讹。此外,还希望谣言能止于“治者”,还互联网一个干净世界。

  惠姐不少朋友都中过招,来看看这些年咱们听闻过的网络谣言吧.....

  “慧眼发现”的热心群友经常在群里分享好经验、“心灵鸡汤”等等,然而面对铺天盖地的网络谣言,我们的群友也未能幸免——这不,最近就有两位群友中招了。一位群友转发了一篇题为“转《人民日报》【请立即停止使用微波炉】”的文章,打着《人民日报》的招牌甚是吓人,这是一条早就证实的谣言,《人民日报》曾经辟过谣,据说有4千多万人受骗。无独有偶,时隔不久,另外一名群友又转发了一个帖子,内容为“求转,本人:张明均,电话***********,今天上午两岁女儿在安庆西门牌坊附近被人拐走了,女儿能说出她爸爸的手机号码,从监控上看是被一个四十多岁男人抱走了。现我们家老太太都急疯了,看到信息的兄弟姐妹请告之联系人张明均,如果看一眼懒得转的冷漠人也请你伸出手指按3秒”。惠姐上网搜索发现,这个谣言在多地传播,只是稍稍改变了地址,多地警方也进行了辟谣。

  惠姐的闺蜜、在医院工作的吴女士最近有些郁闷。她的妈妈会玩手机微信之后,每天不仅喜欢点击各种网络信息,还动不动就四处转发,甚至身体力行,家人生活都受到了影响。“最近她从微信上看到,说用醋洗菜最安全放心。好家伙,买了一箱醋回来,现在每天都用醋水洗菜啦。花点钱就算了,我在医院工作这么久,也没听过这种说法呀。”吴女士最近提醒她的母亲不要随便点击手机上的信息链接,以免手机中毒,同时提醒她很多信息是不真实可靠的。“我妈固执得很,辩解说都是大网站的信息,还责怪我们年轻人没生活经验,不懂。”

  说起这网络上每天传播的各种信息那也是五花八门,让人真假难辨。

  “慧眼发现”栏目的群友“白露”说起,每年一到高考季,朋友圈里都会出现“白娅倩”、“杨雷雷”丢失准考证的信息,连续几年同样的信息都会在高考前在微信、微博上刷屏,尽管每年都有辟谣,还是会有很多善良的网友转发。“准考证年年丢,真是让我们网友操碎了心。一开始还信以为真替孩子捏把汗,可年年如此就觉得可笑了。这样以讹传讹真的不好。”

  群友“自娱自乐”也说起他碰到过的谣言:“这些年不时有一则寻物启事在朋友圈、微博疯传,失主是‘梁永涛、张慧’,还附上拾到钱包的人的电话。后来奇怪的是,这个钱包竟然在全国各地被人拾到,而微博中留的联系人号码,有的打不通,有的虽然接通了,但接电话的人一头雾水。”

  群友“你的眼睛”告诉惠姐:“前段时间微信圈疯传的紫菜是塑料纸做的,还有明胶制作白菜、人造鸡蛋等,应该都是谣言。刚看还是忍不住揣测会不会是真的,弄得人心惶惶。”她现在看到此类的信息链接尽量不打开。

  群友“围裙妈妈”也表示:“还有各种各样致病传言,剩饭菜不能沾,味精不能吃,微波炉也不用了,蒸锅水有毒了,甚至隔夜的开水也不能喝了……这不危言耸听嘛。”

  惠姐身边很多朋友目前面对网络流传的各种信息,只能选择完全不相信。惠姐觉得这个做法难免有点消极。

  面对网络谣言怎么办,群友“白露”支招——选取信息中的一个关键词,比如手机号、人名,百度一下,找到官方辟谣申明,就能轻松辨别真假。“我试过很多次,这办法还是有效的。”群友“岸上的鱼”说道。

  可能跟职业有关,惠姐从来不转发任何手机上流传的信息,自己看到就个人消化吧,毕竟不是自己的所见所闻,没经过调查了解,无目的地转发就是多此一举。

  惠姐在网上搜索,选取了多数人总结的网络谣言的共同特征,大家首先可从标题上进行辨别——

  一、使用惊悚短语,故意制造紧张气氛。好使用诸如“震撼”、“愤怒”、“出事了”、“惊呆了”、“紧急通知”、“扩散出去”、“太可怕了”、“绝密偷拍”、“轰动全国”、“刚刚发生”等抓人短语。

  二、使用语义模糊的暗示性短语,故弄玄虚,制造一种“报料内幕消息”的神秘感。好使用诸如“离奇”、“删前速看”、“北京传出”、“你知道吗”、“看后秒懂”、“记者冒死卧底”之类短语。

  三、诉诸亲情和温情,传播爱心谣言。好使用诸如“家里有小孩的注意了”、“为了你的家人,请一定要看”、“不看后悔500年”、“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请珍藏”之类的短语。

  四、借助名人、名嘴效应,吸引读者注意力。好使用诸如“某某说得太好了”、“某某炮轰”之类的短语。

  五、性暗示的微信标题,只是一种吸引眼球的花样招式,内文一般不会有情色内容。好使用诸如“女人勿入”、“男人看了受不了”、“刚看两秒就受不了”之类的短语。

  六、食品和健康类的谣言标题一般都有两副面孔,一副用来恐吓,一副用来安抚。前者会使用“致癌”、“致命”、“有毒”等与读者生命安全相关的惊悚字眼吓唬人,后者使用“抗癌”、“健康”、“一百岁”等引导性词汇来安抚读者脆弱的心灵,谣言就在这一惊一乍之间,抓住了读者的眼球,获得了关注。好使用诸如“千万不要再吃”、“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癌症远离你”之类的短语。


关键词:慧眼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