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寨坐落于太湖县百里镇大竹村,处于两县三镇交界处,因多年人迹罕至,造成大面积芭茅覆盖,是该县最大的森林火灾隐患点,被称为"老火窝"。三年前,该村80后青年朱良松承包千亩山场,开拓荒山、植竹造林。
3月8日下午,安庆新闻网、安庆日报记者来到唐家寨山脚,得知由于山路陡峭,一般车辆无法上山。要想保障安全,只能乘坐朱良松自己的皮卡车,原因当然还包括,只有他对路况熟悉,以及具备娴熟的技术,山路如何复杂不言而喻。
上山公路,左边是悬空的山体,四周是尘土飞扬的黄土,脚下是不足2米宽的土路。陡、斜、颠簸,是一路行驶的感受。走到一处急滑坡处,车辆刹不住向后倒退2米。“这种情况还算好的,我基本是倒退5米。”朱良松轻松地说笑道,就是这般简陋的交通环境,是他两年来的心血。“刚开始时,山上没有路,全靠挖掘机一点点挖出来,到处都是岩石,开挖难度大,非常耽搁时间,曾有一公里路挖了一个月。”他指着遍布山场的20多公里土路感慨地说道。
就是这20多公里路,朱良松来来回回无数遍。“每天上下山四五趟,平均两个月换一次轮胎。”如今山场已经种下3万株毛竹,而他的皮卡车一趟只能运30株。“1000多亩山场,每一个角落我都熟悉,能站在山脚下指挥工人干活。”朱良松自豪地说。
相比开路和运竹,最难啃的骨头还属如何消灭生命力极其旺盛的芭茅。芭茅和毛竹争夺养分,连根拔除、喷打除草剂,想了很多种办法,都不见效,最后买到一种专门针对芭茅的农药才消灭干净。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把芭茅清除变为为光秃秃的山场。接下来便是种植毛竹,为解决取水这个头号难题,朱良松和工人在山上铺设了1万多米的水管,保证滴灌到每一棵毛竹。
三分栽、七分管,为保证毛竹成活率,朱良松吃住都在山上,两只油桶支起两口铁锅,一口煮饭,一口炒菜,简陋帐篷便是休息的地方。“投入进去就不觉得苦。”说起这些风餐露宿的经历,朱良松没有一丝抱怨,甚至在其他人退缩放弃时,还一心坚守。“这个荒山曾动工开荒好多次,但没有一个人坚持下来,只有他做到了。”该乡负责人刘继东说。如今,第一批种下去的毛竹已经渐渐形成竹林,远远望去,大大小小的竹林点绿了荒山,也点亮了村民对青山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