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快讯 >

农村“三变”改革 农民入股公司轻松拿分红

  春日暖阳遍洒广袤的黄土地。3月6日下午,记者来到太湖县晋熙镇九龙村,沿着横穿全村的211国道顺势而上,道路右侧的田地一块接着一块,被修整得极为平滑的田垄从远处看就是一条条漂亮的弧线,一栋栋大棚点缀其中。田间地头,劳作的人们随处可见,笑容挂在他们脸上,丰收的喜悦指日可待。

  “以前村里人都外出打工挣钱,不少田地都抛了荒。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的开展,给我们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九龙村党总支书记沈法飞笑盈盈地说。据了解,去年,九龙村被列为全省首批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试点村之一,与进村企业开展股份制合作,农民、村集体、企业三方以土地、资金、技术等多要素入股组建新的股份合作公司,结合村情实际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壮大、企业盈利、现代农业发展等多赢局面。

  荒田里建起生态循环农业

  “看,这就是白芨。主要是取下面的块茎,药用价值很高,可用于止血、消肿等。”当天,在该村中药材种植基地,安徽龙郎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陈智睿向记者介绍道,白芨的生长周期需要两到三年,初步预计,1亩地可产成品白芨中药材600至900斤左右,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来看,远远高于水稻等农作物的产值。

  除了白芨,该基地里还种植了七叶一枝花、药用百合、芍药等多个品种的中药材。另外,该公司多年来致力于打造生态农业,走循环经济的发展之路。目前,在九龙村已初步形成了一个生态农业体系,除了种植中药材外,在211国道沿线还种植了蓝莓、车厘子等热销果木。同时,还在村里办了一个四季菜园,以“不时,不食”为标准,只种植当季蔬菜,并在山脚边养殖土黑猪、土鸡和鱼,结合乡村旅游发展农家乐。

  “目前,该村已建成中药材基地120多亩和15亩23个大棚的中药材育苗基地;猪舍和鸡舍已建成投入使用;30多亩的采摘园正在建设中。”陈智睿说,药材的茎叶、地里的杂草都可以用来喂养猪和鸡;动物产生的粪便进入沼气池,沼肥用于肥田,沼气可供“农家乐”使用。这种生态农业循环模式,不仅能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还能有效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而在去年6月份之前,九龙村还只是一个典型的山库区贫困村。该村紧邻花亭湖风景区,211省道横穿全村,全村有耕地面积2100亩、林地面积15000亩,拥有良好的交通优势和自然资源,气候环境和自然条件非常适合黄精、白芨等名贵中药材的生产种植。

  在“三变”改革中,如何利用好这些优质资源?让眼前的黄土地真正成为农民致富的“金钥匙”?为此,结合当地优越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优势,太湖县专门聘请多地的专家学者到九龙村实地考察,帮助制定了全村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界定功能区,提出了“一核两环四区多点”的布局,将产业发展定位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

  围绕这个定位,该村于去年6月份先后引进了太湖县山里郎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泉之道有限责任公司两家企业,进村开展股份制合作,分别成立了安徽省龙郎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太湖县龙泉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前者发展中药材种植等特色产业,后者以生态红米种植、传统农耕文化展示等为主。

  同时,九龙村境内有着不少独特优质的旅游资源,诸如九龙涧瀑布、月亮湾度假村等,这些景点距离太湖县城只有五公里。“应该过不了多久,我们村就会成为兼具生态农业种养殖和乡村休闲旅游全面发展的先进村。”该村党总支书记沈法飞说。


图为九龙村村民正在中药材基地里忙碌。

  农民入股公司轻松拿分红

  当天下午,九龙村村民周同德老人正在自家地里拔草,只见他弓着腰,小心翼翼,生怕伤着刚冒头的小小中药苗。“只有这些中药材长得好,卖得上高价,我们这些股民才能多分钱嘛。”老人乐呵呵地说着,黝黑的脸庞上满是期待。

  “之前我家年年种水稻,刨去所有成本开销,几乎不赚钱。”老周告诉记者。如今,老周除了以土地入股成为了公司的“股东”外,自己还在中药材种植基地里上班,一个月能拿到1600元的工资。去年,他家入股的三亩地共获得保底分红1500元,半年工资拿了9600元。“没想到我这个赤脚医生,不给人看病了还能继续干中药材方面的工作,这也算是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吧。”老周说着话,情绪明显有些激动。

  据沈法飞介绍,该村以“三变”改革为抓手,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贫困户和其他农户以土地入股,贫困户还可以扶持资金入股公司,获得保底分红和盈余分红收益,增加收入。以土地入股的以1亩为1股,每亩每年可获得保底分红500元,以扶贫资金入股的贫困户年度分红收益不低于入股资金的10%,盈余分红则另行分配。不仅如此,入股的农民还可以选择在公司的基地做工,获得工资性收入。

  “三变”改革还激发了村集体经济的活力。改革中,该村对村集体拥有的山场、田地等资源进行整合,纳入公司化管理,以各级财政帮扶资金和村集体资源入股,与村里引进的两家企业开展合作,明确“确保入股分红收益不低于按基准贷款利率计算的利息收益”的合作条款。

  “入股分红加上光伏发电等其他方面的收入,预计到201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30万元左右。”沈法飞告诉记者,村集体有了钱,就有了足够的能力来改善基础设施,加大对民生工程的投入,最终的受益者还是广大老百姓。

 

关键词:分红农民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