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在宿松县隘口乡的一座山上,茂密的高压线穿林而过,这里晒不到太阳,山上的杂草灌木齐腰深。忽然,一阵“咔嚓,咔嚓”的树枝修剪声传来,只见一名身穿工作服,头戴安全帽的电力工人正在修剪靠近高压线的树枝。他就是宿松县柳坪乡龙河村人,宿松县供电公司隘口配电队的职工舒灿武。
舒灿武告诉记者,他干巡线这份工作已有20个年头了。“我们负责的线路是整个隘口乡地区供电的大动脉,这些高压线架在山上,每个月要巡查2次,每次徒步翻山越岭,要风雨无阻走50多公里。20年来,已经磨破了100多双鞋。”
修剪完这片树枝,舒灿武背起工具包继续沿线路巡查。记者看到,他这个工具包像一个“百宝袋”,里面装了不少东西:除了望远镜、扳手、老虎钳等工具外,还有饮用水、云南白药、防蛇药等。舒灿武说:“这些都是必备物品,山里杂草丛生,险情无法预料,你也许会碰到蛇或者野猪,必须格外小心。”
山上的路越来越难走,杂草丛生。舒灿武一边用镰刀开道,一边使用登山杖艰难地前进。常年巡检下来,他们早已习惯在荆棘丛中踩出路来。
每到一个站点,舒灿武都会仔细查看铁塔,看看螺丝有没有松动、警告牌有没有掉落、拉线有没有生锈以及用望远镜检查瓷瓶有没有遭雷击过的痕迹等,此外,他还要对有缺陷的地方进行拍照留档并做记录。舒灿武说:“千万别小瞧了我们这项工作,哪怕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都有可能影响整条线路的正常运行。”
这项工作充满了艰辛与危险。在2009年的一次巡查过程中,舒灿武发现一电线杆处出现电力故障,当他系好保险带爬上电线杆时,电线杆突然倾倒,舒灿武来不及反应,被甩到了河边,腰椎也被保险带上的纽扣勒伤,后住院50多天才好。原来,这根电线杆之前被汽车碰撞过,下方根基已经松动,而当天正值下雨,舒灿武并没有发现这一点。
除了勤勤恳恳工作,舒灿武还热心助人,不图回报。2015年12月14日下午,舒灿武在巡线过程中,突然看到一老人不慎落水,他来不及多想,迅速脱掉外套跳入冰冷的河水中,向白发老人方向游去。最终舒灿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老人救上了岸,老人多次要求上门致谢,但都被舒灿武婉言谢绝了。
2016年,舒灿武被宿松县评为“新乡贤”,对于自己的这份工作,舒灿武说:“工作虽然苦,但我觉得很值得,因为我为保障村民们放心用电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