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加强我市食品加工小作坊监管,进一步规范其生产经营行为,安庆新闻网、安庆晚报记者4月14日获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自本月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8个月的食品加工小作坊(下称“小作坊”)专项整治工作。力求通过此次专项整治,推进小作坊开业登记管理和小作坊送货单制度落实,着力解决小作坊“脏、乱、差”和无证照经营等问题。
此次专项整治将深入开展小作坊开业登记工作。组织开展辖区小作坊的清理排查行动,重点加强产品直接销往餐饮环节的家庭式作坊的排查,及时掌握辖区小作坊底数和加工经营状况。并认真落实相关文件等规定,督促小作坊业主开业前办理开业登记证明,持证(营业执照、开业登记证明)开展生产经营。
大力实施小作坊送货单制度。将引导和督促小作坊和食品生产经营者严格落实送货单制度,即小作坊在产品销售时应当开具送货单,并随货同时提供给食品生产经营者,做到单货相符。送货单应当载明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供货者(小作坊)名称、登记证明编号及联系方式、购货者名称、销售日期(送货日期)等信息内容。食品生产经营者采购小作坊产品,应当索取、查验送货单,并在经营场所公开供消费者查询。
为进一步增强小作坊食品安全意识,此次专项检查还将重点督促小作坊在加工场所公开悬挂小作坊登记证明、营业执照、质量安全承诺书,做到亮证经营;严格落实卫生管理制度,加工场所“四防”(防鼠、防蝇、防虫、防尘)到位,生活区和生产区、一般清洁区与清洁区达到有效分隔;严格落实原料采购进货查验制度,履行索票索证手续,不得采购来源不明的食品原料;严格按照工艺规程从事食品加工,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不得使用非食品原料。
同时还将加大小作坊产品监督抽检力度,突出以致病菌、农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重金属为重点监测项目,组织开展小作坊监督抽检工作,抽检覆盖率达到100%。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专项检查将坚持零容忍、出重拳,严惩小作坊滥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等违法行为,重点打击行业“潜规则”和共性问题,依法查处未取得证照(营业执照、小作坊开业登记证明)擅自生产经营的“黑工厂、黑作坊、黑窝点”,强化行刑衔接,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公安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