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快讯 >

美丽乡村“新坐标”

  “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建设美丽乡村不只是呼应中央战略的施政亮点,更是为群众谋福祉、为子孙计长远的民生、民心工程。

  6月13日召开的全市美丽乡村民生工程建设推进大会上,标定了建设美丽乡村的“新坐标”:突出“三大革命”,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坚持均衡发展,注重与脱贫攻坚、生态环保、文明创建、改革创新相结合。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由“以村为主”、“建设村庄”、“注重硬件”、“政府主导”向“全域治理”、“发展村庄”、“内外兼修”、“多方协同”转变,打造我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升级版。近日,记者走入宜秀区,探访新理念新思想指导下的美丽乡村建设,如何对标“新坐标”。

  美丽乡村“新坐标”

  本报记者 李 屹 本报通讯员 方 华

  全域治理

  主干道全部硬化,次干道董花屋路段正在拓宽、打路基;与老供销社、老食品站、老木材加工厂沟通协商,改造为文化墙、居民休闲广场;道路两侧裸露地块,见缝插针进行绿化,总面积达5000㎡;鼓励百姓在房前屋后发展农村五小园建设;安装景观灯20盏,路灯20多盏,配有固定点工;31个居民组自来水管道全线贯通,自来水安装率100%;盘活处于亏损状态的现有资产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年收入达10万元……

  2017年6月17日,记者踏入宜秀区五横乡五横社区,昔日的“脏乱差”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洁齐美”的崭新面貌。

  这场改变,源自美丽乡村建设尤其是2016年正式启动的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而这番事关民生的大建设和成果,在这个森林覆盖率超过60%,保护状况良好,生态系统健全,全域无污染企业的乡镇里,正在进行,随处可见。

  “依据中心村规划,合理整治各自然村,开展整乡推进。”五横乡美丽办主任程华勋表示,“在建设过程中,以杨亭、虎山为典型示范和建设重点,突出中心村、精品自然村建设,连点成线,以线带面,点、线、面结合,逐步形成‘点’成精品、‘线’创特色、‘面’成规模,全乡整体大变样的建设格局。”

  据记者了解,整个区辖范围内,正在1个整乡推进示范乡镇、4个整村推进示范村的基础上,突出“一村一貌、一村一品、一村一魂”的建设主题,以点带面、梯次提升,打造美好乡村示范带、示范片。

  宜秀区美丽办副主任曹国栋向记者介绍,美丽乡村的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开展后续建设,完善管护机制,查漏补缺,有机更新。同时也表示,随着新生代的成长,多数都迁移至城市,只有少部分人留在农村,而且还只愿在原自然村庄生活,要想实现全域推进,向布点村庄集中,就需要加大力度、扩大整治工作面。

  软硬齐举

  “灯装好了,路修好了,垃圾清了,厕所改了,还在搞三格式化粪池和雨污分流,现在村里的生活环境可一点不比城里差。”对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环境改变,罗岭镇妙山村村民们无不点赞。

  在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上,2016年省级中心村妙山村垃圾处理已完成,并形成长效机制,生活垃圾日常日清,村内无暴露和积存垃圾;住户卫生改厕普及率达到80%以上,无露天粪坑和简易茅厕;河沟渠塘清淤,实现渠塘水体清澈……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从群众最迫切、最希望、最突出的需求入手,强势推进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渐覆盖至每个村。

  以硬夯基,让村民们及时分享到了乡村环境改善带来的改变。以软固本,则让群众感受到了文明乡风劲吹传递的温暖。

  “为将环境综合整治入脑入心,纳入村规民约的同时,还通过大会小会月月讲、天天讲、时时讲,村民爱清洁、讲卫生的生活习惯也潜移默化中养成。”妙山村党总支副书记汪旭升说。

  2017年省级中心村林春村,通过自然式种植,推进生态环境整治,村容村貌逐渐改善,群众参与的态度也从有点抗拒,到逐渐配合,再到目前的主动参与。“美丽乡村”硬件设施和乡风文明的改善和优化,吸引了大量外来游客的目光,促进了旅游产业的稳定发展,大幅提升了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

  同时,还吸引来浙江宁波润家生态农业科技园项目、北京壹加壹互联网+生态园林项目,通过产业支撑,实现村庄的长久美丽。村民们还自主成立了村民理事会,自筹出20万元,投入美丽乡村建设。

  “村民是乡村环境提升的直接受益人,也是村庄长效保洁的主体责任人。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善配套硬件设施只是一方面,关键还在于根治村民的传统陋习,整体提升农民的文明素养,培养村民维护环境卫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罗岭镇副镇长潘飞说。

  内外兼修

  绿水青山正在变成金山银山。当美丽乡村遇上脱贫攻坚,又将擦出怎样的火花?

  远离市区的鹿山村、螺山村,是杨桥镇的两个贫困村,以美丽乡村建设,助推脱贫攻坚,尊重民意、留住乡愁、做强产业、改造提升,使“美丽乡村”成为脱贫的新引擎。

  螺山村和螺山村在以村庄规划为引导,以夯实基础设施为着力点,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环境整治工作的同时,寻求产业发展,在杨桥镇副镇长聂英武看来,这种“内外兼修”是建设美丽乡村和脱贫的必经之路。

  鹿山村利用老村部闲置场地,建设贴心养老项目已完工,40亩的茶园项目正在验收,省级财政支持的养老项目工程已接近尾声。丛林生态养殖,可带动121户增收;瓜蒌种植项目,采取农户土地入股分红,涉及贫困户10户25人,且带动贫困户18余人就业。

  螺山村则围绕创建“双千示范基地”,农民以土地入股,实施“稻虾连作”,吸纳贫困户45户139人。整合全村的荒养水面改造为精养吃糖,打造千亩特色“池塘水产养殖”示范片,涉及贫困户2户7人,户均收入4万多元。

  不搞大拆大建,从最基础的垃圾污水处理、卫生改厕、河沟清理、道路硬化、村庄美化入手进行环境整治,一方面做好基础设施的“加法”,一方面做好污水、垃圾处理的“减法”。聂英武表示:“保持干净整洁的村貌,是美丽乡村的起点。做强富民安民的产业,才有持续的原动力。”

  曹国栋强调,“美丽乡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百姓增收创收。开展环境整治提升,把村庄打造得更绿更美更洁净,将生态优势、旅游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通过相结合的结对帮扶,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大局,发挥政策叠加效应,走出一条坚守底线、后发赶超的新路子。

关键词:坐标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