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出门前对垃圾进行分类,这些分类垃圾通过专业公司处理,可以二次利用。扔垃圾可以积分,居民通过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所得即所扔--今年4月,这样的垃圾分类桶站布点我市4个小区,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智慧化实现生活垃圾的绿色循环。到今年底,这一循环系统将覆盖市区8个生活小区,并逐步向全市推广,垃圾分类回收文明绽放宜城。
生活垃圾的“智慧”之旅
本报记者 罗少坤 本报通讯员 音 涛 方家宁
政府买服务
分类再利用
7月18日上午,家住大观区菱湖新村社区74岁的马巧云将家中的垃圾分类打包,装入一个纸箱和一个塑料袋,从七楼走到一楼。
在小区的一个垃圾分类桶站,她在纸箱上贴上一个二维码标签并将它放入废弃物资收集柜,随后拿出一张卡在厨余垃圾桶上刷一下,将塑料袋中的垃圾放进厨余垃圾桶。
两三个月前,小区里多了一些让她感到十分新奇的分类垃圾桶,一个废弃物资收集柜、一个厨余垃圾桶还有一个其他垃圾桶,组成了一个个垃圾分类桶站。
马巧云说:“老早丢垃圾就一把丢掉了,有些东西还有点用也只能当垃圾丢掉。现在有了这个分类垃圾桶站,我每天下楼丢垃圾带着二维码和卡,很多邻居都好奇,后来也了解了。两三个月以来,大家慢慢地都自觉对垃圾进行分类。”
在垃圾分类桶站,记者看到,每个桶柜上标注着投放垃圾类型,金属类、玻璃类、纸类、塑料类等投入废弃物资收集柜,剩菜剩饭、瓜果皮核等投入厨余垃圾桶。桶柜上还介绍了操作流程,居民可通过微信、电话及现场注册领卡后分类投放垃圾。
安庆京环公司e资源项目负责人丁骏涛说:“以往一些垃圾因不法回收流入无序市场,造成二次污染,监管难度也较大。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我们在试点小区统一安装垃圾分类桶站,将收集到的废弃物资运到专门分拣点集中处理再利用,将厨余垃圾运至专门分解中心,做成生物肥料。”
环卫工人丁祖民每天跑4个小区20多个点清运这些分类垃圾。在菱湖新村一个桶站前,他打开一个废弃物资收集柜,用手机对每个垃圾扫码、称重并装车,用读卡器在厨余垃圾桶刷卡处读取信息,清理垃圾桶并除臭。
今年,京环公司计划12月底前在市区8个生活小区进行布点,涵盖无物业小区、城郊小区、配套齐全小区等各种类型。目前菱湖新村、阳光花园等4个小区已有垃圾分类桶站布点20多个。
“目前4个生活小区共注册1200多户,注册率已达到60%以上,但参与率没有这么多,这需要时间。我们每周两次安排工作人员进小区,对这项公益知识进行普及并现场服务。不过,有不少居民虽然没有参与,在生活中却有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的习惯。”丁骏涛说。
积分换用品
所得即所扔
与普通分类垃圾桶不同的是,这一垃圾分类桶站引入了智慧化手段,登记居民每户一个注册号,每次扔垃圾可以通过贴二维码和刷卡来积分,通过积分兑换生活用品,这些生活用品都由京环公司发放。
在菱湖新村垃圾分类体验中心,绿色门脸彰显着这一“生态岛”的环保理念。在体验中心,橱柜里摆放着各种可用积分兑换的生活用品,各种垃圾分类及资源再利用知识标牌立在屋内。
中心负责人徐旋告诉记者,每天约有七八户居民来兑换生活用品,凭卡来查分、来兑换,洗手液、肥皂等生活用品,每样都有居民兑换。
“你好,我帮我妈妈兑换一些东西,你看能兑什么?”居民程琛带着一张卡来到中心。徐旋接过卡并查询,说:“卡上现在有530分,可以兑换肥皂等,看你有什么需要?”程琛看了看,用积分帮母亲兑换了一块肥皂,感到十分意外。
居民竺思梦介绍,她是一个多月前在社居委登记注册的,提供楼栋号、姓名及手机号码,一天不到就注册成功了。居民可以领取一个用户包,里面有垃圾分类使用手册,一张“安庆生态卡”和一些二维码标签。每一次扔垃圾都有积分,如果家里有需要回收的电器或较大的可再利用资源,还可以通过微信服务号下单预约或打电话给客服热线预约上门回收。
“现在小区不少人都改变了生活习惯,出来扔垃圾都带着二维码标签和卡,小区收废品的人也少了。我的卡上积分已有1000多分,有的邻居卡上已有三四千分。除了在小区的垃圾分类体验中心兑换生活用品外,我们也可以在手机上查积分、用积分兑换,就像网购一样。”竺思梦说。
菱湖新村社居委副书记章宁说,垃圾分类体验中心是建立在社区“爱心超市”基础上的,都起着公益作用。现在社区居民已有20%参与到垃圾分类公益活动中,他们所兑换的生活用品实际上是他们扔出的垃圾可再利用的部分,政府购买服务实现了这一转变。
丁骏涛说,这种垃圾良性循环系统,省内合肥、铜陵等城市已有分布,普及参与度较高,合肥市已有10万户注册。我市也将在试点成功后,慢慢向全市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