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在做完第一腰椎压缩性骨折后的第四天,57岁的家住大观区大观亭小区的唐淑英就已经可以正常下地行走了。作为我市乃至全省第一例由手术机器人辅助完成骨折手术的唐淑英看见记者时开心地说,“早上9点多,我试着下病床自己走动,结果走了40多分钟,既没有感觉到疼痛,也没有其他不适,这么快、恢复得这么好,真的不敢相信。”
为推进骨科进入新的智能辅助精准时代,提升骨科综合治疗水平,今年8月,市第一人民医院在省内首家引进了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并先后多次派出技术骨干赴北京培训学习,临床应用技术日臻成熟。
9月中旬,唐淑英不慎从高处滑落,造成第一腰椎压缩性骨折,入住第一人民医院。经过多次会诊,医院脊椎外科医师团队一致认为,该手术适合运用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并于9月17日开展手术。此次机器人辅助手术中,先由C型臂对患者进行三维影像扫描,图像被同步传输至手术机器人系统。医生在导航系统屏幕上设计好钉道,机器人的机械臂将手术工具精确定位到手术位置,套筒指向目的钉道的进钉点,从而实现螺钉的精准安全植入。
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邱新建告诉记者,“此次手术非常成功。以往此类手术,患者手术伤口约20厘米,现在只是几个2厘米左右的小切口;出血量也由以往的5、600毫升降低到30毫升;且基本不造成患者肌肉软组织损伤,手术时间也缩短了50%以上。从手术效果来看,传统手术后一般需要卧床休息3个月左右,而此次术后几天,患者已经能正常下地行走了,且目前患者的骨折复位效果理想、固定稳定。”
“由手术机器人做手术,这是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事。人们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但我现在不管是躺在病床上,还是下地行走,一点都感觉不到疼痛,身体恢复的非常好,就像没做过手术一样”。谈到这次手术,唐淑英乐呵呵的表示非常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