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快讯 >

特别报道:深秋 长庚故里寻戏根

  深秋的天柱山,层林尽染,万紫千红。本月初,程长庚暨徽班艺术研究会筹备会议在徽班领袖、京剧鼻祖程长庚的故里潜山县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以及前来拜祭的程长庚家族亲友团,聚集一堂,畅谈纪念程长庚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新时代文化的意义,共享对于程长庚在徽班艺术发展和京剧创立上的地位作用的新认识,就如何继承和创新徽班代表人物的人文精神与艺术遗产等课题进行探讨。


河镇初中的同学在练习戏剧体操

  长庚故里寻戏根

  程长庚,清代潜山县程家井人,是京剧创始人之一,史称“徽班领袖”、“京剧鼻祖”。潜山县此次筹备成立程长庚暨徽班艺术研究会,立足本地,面向全国,旨在进一步挖掘整理程长庚相关史料,探讨徽班艺术与潜山弹腔的关系,以便更好地传承传统戏剧文化,充分发挥文化名人及戏曲艺术在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的作用,为发展繁荣新时代文化事业服务,同时,发挥名人效应,助推文化旅游发展。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畅谈程长庚在中国戏剧史上的突出地位、卓越贡献,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交流了新的认识。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副教授吴新苗认为,程长庚是推进京剧成型的标志性人物,他不仅融合了京昆艺术,形成了统一规范的咬字发音方法,树立了京剧声腔的典范;更重要的是丰富了京剧的文化内涵,提升了京剧的美学品格。“早期的皮黄艺术是调谑、玩闹的小品,以程长庚为代表的老生行当的出现,让皮黄的小戏格局演变为以历史题材为主的严肃的正剧。”

  京剧学者、剧作家翁思再指出,程长庚不仅在演戏,而是把京剧作为文化来对待,从他的科班堂号“四箴堂”可以看出他的“不忘初心”,即对自己祖先宋代二程理学的遵从。正是由于京剧的引领,戏曲文化才变得坚实,接通了儒家传统。

  与会专家们都认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京剧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经验,它对推动当前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可贵借鉴。我们应在戏剧的设计、创作、编排上,去适应当代人的审美情趣,使之成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就如何推进程长庚及徽班艺术研究工作,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主任谢柏梁教授指出,不论是古老的弹腔、徽戏,还是新中国以来蓬勃发展的黄梅戏,在潜山一带先后涌现出程长庚、韩再芬等一批领军人物。处于徽、鄂、赣交界之处的潜山,也成为中国戏剧发展史上不可小觑的戏窝子。这种代有传人、人才辈出的戏剧文化现象,值得我们进行地域文化融汇发展的整体性研究。

  安徽大学戏剧系主任、副教授王夔也认为,要研究潜山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如何影响程长庚艺术道路的,以及弹腔艺术对程长庚的声腔和表演艺术产生的作用等。应该在更高的站位上,更宏观的视野中,加以考察,将程长庚研究引向深入。

  专家学者们普遍认为,程长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伟人,研究工作要在广袤和纵深上下功夫,从传统文化的大格局下去考量。要以开放的心态,包容的胸怀,开展程长庚学术研究,使民族戏剧更好的发挥艺术魅力和时代光彩。

  专家学者们建议,要搭建好研究交流平台,形成长效机制,建立程长庚数据库;要加强与戏剧院校的合作,推出以程长庚为代表的安徽文化名人经典剧目;要推进程长庚广场、程长庚剧院等硬件建设,将程长庚故里打造成为戏剧工作者、戏剧爱好者的朝圣之地。

  追溯历史文化,仰视先贤,无疑让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有了更多的文化自信。去年,潜山县投资600万元,建设程长庚故居复建工程,对故居主体进行了修复装饰、在故居里陈列布展、在故居院内设置程长庚塑像及程长庚衣冠冢,并配套建设停车场等。如今,前来参观的专家学者、赶来朝圣的戏剧爱好者,还有来自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


专家学者探访程长庚故居 王阵摄

  长庚故里戏声扬

  在距离程长庚故居不远的河镇初中,一尊矗立在校园广场东侧的程长庚塑像引人注目。为了纪念这位家乡的戏剧大师,也为了给学生们建造一个精神家园,2012年开始,河镇初中确定将程长庚文化作为学校的特色品牌,投资160万元建造了长庚文化园。在占地数亩的文化园里,学校相继建设了2000平方米的长庚广场、高3米的长庚雕塑、长38米的长庚文化墙、500多平方米的长庚学堂。

  “程长庚耗尽毕生之力钻研京剧艺术,在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史册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学校就坐落在程长庚的故乡,我们有义务,更有责任向学生们宣扬程长庚精神和戏剧文化,号召他们向程长庚学习。”校长朱显中指着塑像身后长长的文化墙说,文化墙以长庚文化及国学文化为主题,由学生每月定期更换。“学生搜集资料的过程就是一次对戏剧、对伟人的学习过程。”

  另外,该校还编印了长庚文化校本教材,开设长庚文化主题班会,讲述长庚故事,欣赏戏剧艺术,并在活动实践中,提炼出“创造、融合、发展”的长庚精神,培育学生爱国情怀、包容品格、创新意识。可以说,是流淌着古皖血脉的沃土养育了大师,大师又以不朽的精神和艺术力量丰腴了这片山水。

  潜山是戏剧之乡,有史可考的戏曲活动始于明代,洪武元年在县城城隍庙就建有演出场所万年台。县内相继有弹腔、高腔、徽调、黄梅戏流布。早在乾隆初年,潜山就有弹腔班社活动。我市文史学者郑炎贵告诉记者:“程长庚的祖父、父亲当年都是弹腔演员,程长庚小时深受弹腔艺术的熏陶。弹腔又称为‘老徽调’,徽班进京后,程长庚在徽调基础上,融汇汉调、昆曲、秦腔等,创立了京剧。无疑,弹腔是京剧的母体艺术。”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古老的弹腔逐渐失去了市场,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处在深山老林的五庙乡许家畈班社,成为唯一留存的弹腔载体。“传统戏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民间艺术的瑰宝,不能让其失传。”潜山县文化委主任李桃生表示。

  近年来,潜山县高度重视传统戏剧的保护传承工作,已将潜山弹腔列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在申报国家级名录。许家畈班社现有20多名演员,有6位申报为市级以上传承人。县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芮刘斌告诉记者,近几年,县里为弹腔班社添置了价值10万多元的服装道具,正组织专家对弹腔9个剧目进行抢救性挖掘整理,目前已经复排公演了《二进宫》《郭子仪上寿》《徐庶荐诸葛》《大保国》4部大戏。并采取购买服务方式,多次组织弹腔进公园、进景点、进社区、进学校演出。

  创新是最好的传承。近年来,潜山县积极扶持剧团创排新的剧目,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潜山县黄梅戏剧团改制后,县财政每年除拨付140万元事业经费外,还给予创新资金支持。今年,投入60万元,用于新编剧目的创排,并对“周末剧场”活动给予了20万元奖励。据悉,近年来,该剧团共创排大型黄梅戏20余本、折子戏15出。2012年,大型现代黄梅戏《榴花不开盼哥回》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荣获“剧目表演金奖”。为推动戏剧的普及,潜山县还积极鼓励民间剧团发展,全县现有民营院团17家。今年,全县共开展“送戏进万村”活动164场次,“送戏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活动48场,两项活动政府购买服务经费达100余万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戏曲振兴做起;振兴戏曲艺术,从娃娃抓起。潜山县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县积极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每个学校均开设有戏曲课程,并要求每个学期组织一次戏曲知识讲座,观看一场专业戏曲演出。河镇初中校长朱显中颇有感触地说:“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能发现戏曲的美、欣赏戏曲的美、传承戏曲的美,他们会渐渐爱上戏曲,并主动加以传承。”据悉,“戏曲进校园”活动开展以来,该县学校共成立有78个戏曲兴趣社团,涉及京剧、黄梅戏、弹腔三个戏曲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