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妹有话说:
如果每座城市都是一本书的话,那么老街就是这本书的序言。要读懂一座城市,从它的老街开始最合适不过。10月24日,当记者穿过桐城的一片闹市区,拐进巷口,就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记者好奇的是,这三条老街地处闹市区,如何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和欣欣向荣的城市发展之间至今还能保有一席之位?在随后徜徉桐城老街的过程中,记者也渐渐明了……
老街记录了城市的发展史
要说记者对桐城老街的第一印象,就是老街不管是哪一条街的主路,还是小路进去的深处,路面上都非常干净。不少居民在家门口种满了盆栽,野花、名木相伴而生,有一种独特而随性的美。听这里的老居民说,这里的一些景观几十年如一日,一直维持着它最初的简单与质朴的模样。
老街记录了城市的发展史,是每个老桐城人心中的文化符号,是一种抹不去的记忆。同事陆先生陪着记者一边逛老街一边说起桐城的三街一巷,口气里满是骄傲。
陆先生告诉记者,在他记忆中,桐城市老城区内有东大街、胜利街、南大街与北大街四片传统街区;三街一巷指的是以上三个街区(南大街、胜利街合称一个街区)及六尺巷;其中南大街南北走向,全长近两华里,宽四米,其北接环城南路,与胜利街相连,南与过境的206国道相通,是昔日城关最繁荣的商业街。
陆先生说,东大街、紫来街一带是水陆两路交叉的桥头地区,还是安庆府北往京师的驿道和至孔城、枞阳的东路大道经过处,利于商业交易;其二是南大街一带,也形成另一条商业街,此处也是交通便利的关厢地区,并有东南大道通往练潭驿等水陆商埠。
孩子们从东大街跑过
市井人家的人情味弥足珍贵
陆先生告诉记者,前店后坊或前店后室,是昔日经商人家的传统,所以老街建筑还留有这种传统遗迹,一般是前后两进,上下两层,楼下店面多为木板店门,楼上临街木格窗户,体现了典型的明清时代商住街风格。其中要数南大街长度最长,历史也最长,对南大街感情最深的就是这些祖祖辈辈扎根于此、开枝散叶的百姓。
南大街上上了年纪的老人和记者回忆起南大街的悠久历史,话就滔滔不绝。
56岁的江文芳告诉记者,原来这条街繁华得很,街上都是开店的,什么店都有,南大街最有名的地方叫齐家棚,这是自明清以来自发形成的米市,不过现在多是住家的了。记者好奇地问她,为什么还坚持一个人住在这里,既不搬走也不和孩子一起住。江文芳一边回答记者的问题,一边带记者参观自己住的老房子。“不搬不搬,老房子小修小补了好几次,住在里面舒服得很,冬暖夏凉。”江文芳告诉记者,“房子是祖上传下来的,我在南大街住了大半辈子,七八间房子,两百多平方米。之前,孩子们接我到新城区的套房住了五六年,可我住得不习惯。住在高楼大厦,也不认识住在对面屋里的邻居,忙碌时邻居也没时间帮你看下孩子,你没吃饭也没人主动请你蹭饭。住在老街,还处处保持着这种老街坊、老邻居才有的温馨。”
老街冬日房檐下晒的腊货、走街串巷小贩的叫卖声、烟囱下烧柴火日积月累的烟油……在她看来,都是属于老街特有的色彩。
“以前老街没通自来水,我家屋后面有口老井,一根水管串起一排水龙头,供应周边十余户人家日常生活用水。我们这里平时都有人在,大家睡午觉不用关门的。”江文芳说,邻居会互相帮忙照看着。现在居民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他们之中有环卫工人,有卖水果的,还有开车的。可是每每有邻居进出,大家总会习惯性地打招呼寒暄几句,“去哪啊?”“今天又买了什么好吃的?”
“我们平时有事回不来,可以把小孩托给邻居看顾。不想烧饭的时候,找别人家蹭一顿饭也是常有的事。有邻居在,如果天突然下雨了,晒在外面的衣服和被子根本不用担心,自会有邻居帮你收好。”江文芳感叹道,“最热闹的是到了饭点或过年过节时,常端着饭碗去串门,看看别家吃什么菜,有好吃的就夹一点尝尝。有时大家还会在屋外大坪内用桌子拼成个大饭桌,各家将自己的拿手菜奉上,集体吃饭的热闹场面让人觉得很幸福。虽然这些年有老邻居离开,也有很多新住户搬进来,不变的是老街这份浓浓的烟火气。”
南大街上的老人
老街:来了就不愿离开的地方
岁月沉淀的美味自难弃
与安静祥和的南大街比起来,东大街倒是热闹不少。说来有趣,这么小小的一条街道,有理发店,有杂货店、秤店,还有风味小吃店,商品一应俱全。
曾几何时,这条街是桐城经济的“晴雨表”。直到现在,住在老街的居民还对此津津乐道。街上的住户不无自豪地说,这里云集着当年方圆百里闻名的木器社、铁匠铺以及豆腐坊。
据陆先生介绍,“东大街是桐城重要的商业街,位于古城墙外,出东作门,经紫来桥向东郊延伸,东西走向,麻条石横铺街道,两侧以清代商住楼为主,全街有横巷五条,北二南三,长短不一。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变化,在这条保留着不少原生态风俗的老街上,a还有一群老手艺人,依然坚持着传统手工艺的荣光,和老街一起伴着每天的太阳东升西落。”
在老桐城人的记忆中,东大街总有各种各样的特色小吃,出家门走不了几步,就能满足味蕾的渴望。对很多顾客来说,东大街是回忆开始的地方,对老旧的建筑一点毫不介意。
43岁的徐光辉,是这条老街上经营当地的特色美食——丰糕最年轻的店主。他告诉记者,手艺是从父辈传到自己手上的,自家店经营了半个多世纪。
徐光辉说,“在桐城,丰糕是时令传统糕点,只在每年10月到次年3月这个时间段加工。因‘糕’和‘高’同音,丰糕寓意是‘年年丰收,步步高升’,因此春节前后是丰糕的旺季。淡季时,我就做点其它小生意贴补家用。桐城丰糕没有任何贵重的材料,只是取上等籼米浸泡数日后磨成水粉,将水粉和面粉按照配方比例搅拌均匀,随后放入酵母进行发酵,再在粉里加上白糖做成糕体,并在糕面撒上点青红甜丝,最后放入蒸笼猛火蒸。从父辈那里传下来的手艺丝毫不能马虎,原料、工序、火候,面面俱到,每次都要专注用心。”
记者看到,就是这样简单的原料,独特的搭配,吸引了当地不少的食客。蒸熟出笼后的丰糕色如白雪形如玉,中间一点红,好似雪里红梅分外娇。在香气扑鼻的诱惑下,趁热品尝丰糕,每一口都感觉软绵舒适。而且丰糕价格还是如此的平易近人。很多人不吃晚饭,也要吃上一块丰糕,方才回家安安稳稳地睡觉。
东大街上很有年头的小商店
不舍老街商业的那份真
在东大街上,还有几家店面也加工销售丰糕,但他们像徐光辉一样,大家和平相处,甚至还相互提供方便。这或许也是属于老街的一大特色,邻里关系胜过竞争关系,人情味浓过利益。
东大街上,除了店家与店家之间那浓浓的人情味,在网购如此发达的今天,顾客与店家之间的那份人情味,更是显得特别珍贵。
东大街上的店家往往一开就是几十年,回头客的忠实度令人感叹,多则几十年,少则十几年。年过古稀的胡润英开的杂货铺,凭着优质的商品和贴心的服务,拥有了一大批忠实“粉丝”。
陆先生表示,其实,隔壁街新店不少、也够繁华,但不少老桐城人多年来还是坚持到杂货铺里买东西。人们常说,东西好、价格优惠不说,别的地方买不到的冷门货,在他们家总能寻到,哪怕店里没有,老板出门进货时也会顺带捎回来。
陆先生说,这家杂货店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没有华丽的招牌,老板不讲究这些,而是将更多的心思放在了店里的商品和服务上。
记者在现场看到,门口摆着各式各样的商品,低矮的、不起眼的店面内,只要你静下心来挑选,总能发现不少现在的年轻人都叫不上名字的传统日用品。老板几十年如一日地按时早起开门营业,一家人靠着这家小店过活,日子虽谈不上多富裕,但很舒心。
如今,胡润英已经三世同堂,对生活也有了更多的盼头。她表示,如果可以,她想和家人守着这家小店一直过下去,因为实在是舍不得这些年和小店一起度过的时光,更舍不得在这些时光里遇到过的人。胡润英说,最开始和好多顾客打交道时,他们还是孩子……
南大街上的闲适生活
●记者手记
对于住在桐城南大街的居民来说,下班回家到东大街买点东西,回到南大街,坐在门口吃着饭,与路过的老街坊搭个讪,是惬意不过的事儿。晚饭后,街上行人少了,大家坐在家里看看电视,或去茶馆打打牌,度过悠闲的晚间时光。
有时候即使什么都不买,一些老桐城人也习惯到老街上去溜达上一圈;遇上家里需要添置什么,也总喜欢到老街上逛一逛,在人们的心中,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老街上买不到的东西。
人们常说,老街上连做小本生意的商家都自然生出几分悠闲。他们远远没有大商场的导购员们那般热情,即使有顾客上门,他们也只是坐在小木凳上,示意他们随意挑选,眼神淡定而悠然。他们明白,在这里,每天光顾的基本都是一些老主顾,见面三分熟,小本经营不会一夜暴富,也不会因为散漫而失去生活来源,生意有或者没有,顾客来或者离去,于他们,自有一份淡然中的释然,毕竟在时光里沉淀了这么多年,他们早已经参透了这个道理。
虽然老街上每月都有新的商家入驻,每天也会有推着小吃摊、杂货摊的“新面孔”经过,陌生的吆喝声会引来老街人的注意,送上一个微笑,挑选两件物品,一路过去,老街人用自己独有的方式,表达一种友善的支持。
每天清晨,老街是这座城市里最早醒来的地方,那些生活在老街的人们一早便打开店门,用传统手工技艺把家乡美食的香味伴着新的空气送到大街小巷。
每个夜晚,这里又是城市最早睡去的地方,当城市繁华街区华灯初上之时,这里的店铺早已打烊了。昏黄的街灯拉着行人长长的影子,住在老街的人们习惯了这样的夜景。
提起老街,总有人喜欢叹上几口气,觉得它不过是存在于记忆里的光景。是的,老街也许没有了从前的繁华与热闹,可老街上的人情味却随着时间的发酵愈发浓厚。
几十年来,老街上的人们一直保持着相同的生活轨迹,彼此之间都已经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而对于从小在此地求学或生活,后来外出工作的人来说,老街何尝不是一种乡愁。
当人们有机会再次回到自己儿时生活的地方,发现当年的很多景象都没变,再度品尝到儿时的味道,那种失而复得的感觉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在这个冬日里,选一个有暖阳的晴天,沿着老街走一走,试着找回曾经的记忆,也许是几扇古旧的石磨,也许是几个竹条编成的篾篓,也许是略带酸腐味儿的几坛咸菜……
喧嚣的尘世中,人人为生计而奔波,老街给不了太多的生存资本,却能给予你触手可及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