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快讯 >

科技帮扶 桃铺脱贫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让太湖县徐桥镇桃铺村的村民们感触颇深。

  自2014年10月村里与省农科院攀上“亲戚”以来,先后有14个专业研究机构、百余名专家深入到桃铺村的家家户户、田间地头,访贫困、寻良策、兴产业、谋发展,将先进的农业技术送到田头地角,实行接地气的精准帮扶,促进了贫困群众实现了脱贫增收“倍增计划”,使昔日久负盛名的“桃花铺”重新绽放出夺目光彩……

  重精准

  科技扶贫巧施策

  年久失修的“毛安桥”通车了、养羊基地又产仔了、百果园里梨枣成林了、莲藕基地颇具规模了……岁末年初,记者走进太湖县徐桥镇桃铺村的田间地头,新年里的新气象让每位村民的脸上都挂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桥乡桃铺旺桃花,盛世清明灿若霞。多种经营凭技术,脱贫生计在桑麻。牧羊曲里风光美,百果园中画境佳。村委会前传喜讯,农科授艺惠千家。”在桃铺村门前,徐桥镇诗词书画协会的王启平老人正在吟诵自己即兴创作的诗作,赞颂桃铺村的新变化,王老的诗作,博得了周围一阵热烈的掌声。“王老的诗,正是我们村近年来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真实写照。”村党总支书记陈正旺一脸兴奋地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一点也不假,桃铺村乡亲们的日子现在是越来越有奔头了。”

  走进太湖县红土地蔬菜基地,正赶上基地负责人余世科与远在合肥的省农科院园艺所蔬菜专家严从生通过网络视频会诊,解决辣椒萎缩病虫害问题。在将近一个小时的视频会诊中,严从生不厌其烦地了解辣椒地的土壤、气候等情况,初步确定为因地势低洼、土壤通透性差,加上还耕土地时使用除草剂等综合因素导致秧苗枯萎。严从生当即要求余世科舍弃6号大棚辣椒,及时改种其他蔬菜。

  余世科告诉记者,得益于省农科院科技帮扶,测土配方,他们今年试种了皖椒4号、皖椒18号等辣椒新品种15万株和秀丽、丽兰两个西瓜新品种,辣椒亩产达到了7000斤以上,比传统辣椒增产10%-15%,亩均增值1100多元。种植的西瓜亩产超过4000斤,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亩产值较传统西瓜增值60%多。尝到甜头的余世科,明年准备扩大优良蔬菜品种种植面积,并通过QQ视频请严从生帮助预订辣椒、西瓜、茄子、土豆的种子。“严主任已经落实了蔬菜种子订单,有了他们的科技帮扶,我们发展蔬菜产业的底气更足了。”余世科兴奋地说。

  记者在太湖县扶贫办了解到,省农科院先后组织14个专业研究机构、130多名专家深入太湖县田间地头,与12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院企战略合作机制,提供产业项目技术支撑,以“建基地、强龙头、带万户”模式,促进太湖农业产业转型发展,实现农民收入“倍增”。

  置富业

  幸福花开桃花铺

  桃铺村,是太湖县67个精准扶贫村之一。2014年10月,省农科院与桃铺村“攀上了亲”。院、村之间的科技合作,迈出了我省农业科研机构实施科技扶贫升级计划的第一步。

  站在桃铺村科技扶贫特色农业示范园的入口处,只见20多个蔬菜大棚分两边整齐排列着,大棚里种植的螺丝椒缀满枝头、莴苣叶青翠欲滴。沿着区间路向里走,是成片的梨树、桑葚树、枣树、桃树。“要真正拔掉穷根,还得从产业上着手。我们有技术,村里有资源,两者结合就会产生重大效益。”桃铺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孙金犬介绍说,他们已流转土地300亩,建起了特色农业示范基地,用于蔬菜种植、果园发展、稻田养鳖和藕田养虾综合种养。基地采用股份制方式运作,由村集体和太湖盛鸿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投资,其中村集体占股17%,带动38户贫困户以小额信贷方式入股。

  此外,省农科院还帮忙建起了牛、羊养殖基地,并实施“贷羊还羊”项目,对有养殖意愿的贫困户每户发放10只种母羊和1只种公羊,按照两年三窝、一只羊赚500元计算,贫困户每户年增收可达15000多元。示范基地的创建,不仅给群众提供了产业发展的“样板”,同时通过流转土地、在基地务工等方式,34户贫困户户均增收达2000余元。

  “过去,我们是凭老把式、老经验发展,像拣芝麻一样捡一点算一点。现在有这些来自省城的专家做靠山,有信心了。”桃铺村村民王友松曾是贫困户,他告诉记者,在农科院畜牧所专家帮助指导下,去年他家养猪100多头,养羊20多只,收入8万多元,光荣脱贫。今年,他又添了20多头羊并准备扩大养殖规模,他相信今后的日子会越来月红火。“下一步,扶贫工作队将在村出列、户脱贫后,进一步产业扶贫措施,把养羊基地产业整体移交给村合作社,规范、完善扶贫产业运作模式,把桃铺的产业做强、做出特色,让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桃铺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坚实基础。”孙金犬满怀信心地说。

  如今的桃铺村,平静的乡村正在自内而外的发生巨大变化,萌发的不仅仅是田里的新芽,还有那“一年四季,瓜果飘香;集体发展,百姓富庶;社会和谐,幸福小康”的梦想。

关键词: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