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本地快讯 >

新春走基层:易地扶贫搬迁 迎来新生活

  深山老林处,交通不便,物产不丰,脱贫谈何容易?搬出大山,重建家园,易地扶贫搬迁对于地处恶劣自然环境中的贫困群众们来说,无疑是摆脱贫穷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潜山县从2016年开始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这一“安居富民”工程,两年过去了,共有1568个贫困户、5201个贫困人口搬出了“穷窝”。为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该县出台了搬迁群众后续扶持实施意见,通过小额信贷、产业全覆盖、就业扶持等到户措施,逐户逐人落实后续扶持措施。

  2月2日,记者来到位于潜山县源潭镇经济开发区内的易地扶贫搬迁长和集中安置点,登门入户,实地探访。

  新家园新气象

  从潜山县城出发,沿着一条宽阔的柏油马路,驱车不过半小时,记者一行人来到了位于潜山县源潭镇经济开发区境内的易地扶贫搬迁长和集中安置点。背靠青山,临近公路,在一片郁郁葱葱的绿树映衬下,几栋浅灰色墙体居民楼格外惹眼。

  “欢迎来到我们源林新村,虽说这里也叫村,但和我们那个深山里的小村子可不一样。”说这话的人是源潭镇贫困村三河村的村书记胡国正。记者了解到,长和集中安置点又称源林新村,这两年,三河村的58个贫困户陆续搬到此,由于搬迁人数占比最多,胡国正被推举为安置点的临时管理机构源林新村管理委员会的负责人。

  整个安置点总共有8栋楼,每栋楼四层高,是名副其实的“花园洋房”。干净宽敞的水泥路,品种丰富的绿植树木,垃圾桶、路灯、宣传栏、文化广场,公共设施配备齐全。

  “走走,到我家坐坐。”住在3栋1单元的徐英建老人热情地招呼着记者。走进徐英建家,三室两厅的室内格局功能性强,充分满足了全家五口人的居住需求。房子坐北朝南,光线充足。

  “拿到房子时,墙面、地面、水电门窗,基本上都搞好了,我们拎包就可以住。我都快七十岁了,没想到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最近,徐英建被大家伙推荐为“楼长”,老人家有事没事都要在小区里溜达几圈,“这么好的小区,我们应该好好珍惜,保护好它。”

  隔壁邻居马小三带着孩子闻讯赶来,今年32岁的马小三丈夫身体不好公婆年迈体弱,家中几间土砖房摇摇欲坠……

  好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及时实施了。按照人均25平方米的标准,马小三家五口人分到了一套125平方的新房。去年年初,一家人欢天喜地的搬进了新家,居住环境得以改善,丈夫就近找了一份能够胜任的工作,孩子在离家不远的学校上学。“从山里搬出来,不仅我们大人挣钱的机会多了,老人看病,孩子上学都方便不少。”马小三笑着说。

  新家园就得有新气象。长和安置点成立了临时管理机构源林新村管理委员会。针对安置小区的环境卫生管理问题,临时管理委员会从搬迁贫困户中聘请了1名专职环卫工人、5名临时环卫工人,在搞好小区环境卫生的同时增加贫困群众的家庭收入。还创设环境卫生评比制度,每月到贫困户家中进行打分,每季度进行公示,每年度对得分高的贫困户进行表彰。

  另外,源林新村为民服务中心也正在规划设计建设中。

  “我们通过一系列贴近实际,行之有效的物业管理模式,逐步实现贫困户由‘村里农民’向‘城里居民’的转变,由贫困户为主体的迁建小区向现代化的美丽社区转变。”胡国正表示。

  稳得住能致富

  “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是潜山县实施异地扶贫搬迁工作的“三字经”。从深山里的贫困户到住在城镇中心的居民,搬出来是途径,如何让这些贫困户住得稳,住得安,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让他们增收致富,这也是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真正目的。

  对于三河村胡庄组的张杏花夫妇来说,搬迁到源林新村意味着全家脱贫的步伐更快、更稳了。“我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在临时管委会的推荐下才得以进入一家公司包装刷子,我爱人在另外一家企业上班。孩子毕业了,也在这里当电脑文员。如今,我们一家三口都在家门口上班,月月拿工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搬出穷山沟,住上小区房,走进工厂当起工人,这是张杏花从未想象过的生活。

  杨泗村花屋组低保贫困户徐贞祥,一家6口人,多年来一直住在低矮简陋的土砖房里,移民搬迁到源林新村后,分到了一套150平方米的大房子。通过临时管委会多方面沟通,发挥徐贞祥本人特长,给他们家找了一份加工工作服的活儿。如今,夫妻俩买了机械在家里加工,足不出户便解决了经济来源问题。孩子就近在镇上的学校读书,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我们源潭镇有大大小小企业一千多家,劳动力需求旺盛。通过积极引导有劳动能力的贫苦户到企业就业,增加他们稳定收入的同时,也有效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题。”源潭镇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让贫苦户住得稳定,根据他们个人劳动能力的不同,进行分类培训,增加就业机会。同时充分利用源潭镇刷业产业集群优势,每季度开展专场招聘会,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按照自身能力情况对口介绍到制刷企业从事各项工作,提供就业机会。

  潜山县扶贫办副主任刘晓春介绍说,按照“五不五向四加”的原则,即有地质灾害隐患不选、无发展后劲不选、基础设施改善难不选、就医就学难不选、群众不满意不选,向园区靠拢、向集镇靠拢、向景区周边靠拢、向产业发展带靠拢、向美丽乡村中心村靠拢,易地搬迁+就近务工、+城镇就业、+农家乐、+产业跟进,合理确定安置点,确保每个搬迁户都有2项以上长短结合的增收措施。

  搬迁对象中,243户发展茶叶300余亩、98户发展蚕桑100余亩、48户发展瓜蒌60余亩;从事乡村旅游业48人,发展农家乐20户;流转土地达到400亩;70人在乡镇园区就近就业;18人被聘为环卫保洁员;优先向搬迁贫困人口提供生态护林员、农村清洁工、农村小水利和村组道路维护工等公益性岗位……两年来,潜山县易地扶贫搬迁已实现脱贫1200户,4001人。

关键词:新生活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