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本地快讯 >

“就业圈”里上岗脱贫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近年来,潜山县在贫困村大力建设就业扶贫驿站,把扶贫车间建在村,把就业服务和电商服务送达户,把技能培训对接到人,打造贫困劳动者20分钟就业圈。

  截至目前,潜山县已在全县16个乡镇186个村居,设立了381家居家就业扶贫基地,平均10公里范围内就有一家基地可供贫困劳动者选择就业。通过就业扶贫驿站、居家就业扶贫基地,全县已有1279位贫困劳动者实现就业。

  “就业圈”里上岗脱贫

  本报记者 陆 飞

  打造20分钟

  就业圈

  潜山县黄铺镇云峰村的村民秦月娥,如今在离家不远的就业扶贫驿站找到了工作。几年前,在外务工挣钱养家的丈夫遭遇车祸,丧失了劳动能力。这让秦月娥一家,一时陷入了失去生计来源的困境。

  这时候,入驻村就业扶贫驿站的服装企业开始招收工人,秦月娥主动报名,顺利获得了一份缝纫的工作,她的丈夫也能干些较为轻松的杂活。夫妇俩每个月可以挣到约3000元的工资,一家人的日子也好过起来。“我和我老公两个人都在这里上班,骑车子来回,只要10分钟就可以到,这个车间就好像给我量身打造的一样的,很方便。”秦月娥说。

  潜山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劳务输出是农村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可是有一部分劳动力,或因自身身体素质较差,或因缺少一技之长等原因无法转移就业。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潜山县基于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者的身体、家庭和技能特点,精心实施民生工程,将帮扶贫困劳动者实现居家就业,确立为就业脱贫的主攻方向。在贫困村大力建设就业扶贫驿站,把扶贫车间建在村,把就业服务和电商服务送达户,把技能培训对接到人,打造贫困劳动者20分钟“就业圈。”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

  为帮助像秦月娥这样的贫困劳动者实现脱贫,仅2017年,潜山县就投入资金近400万元,在14个乡镇20个村的中心区域建立就业扶贫驿站,引进劳动密集型、技能要求低的企业进入驿站,优先吸纳贫困劳动者就近就业。

  “在布局上,我们以‘立足一点 辐射周边’为原则,形成了一个个的就业圈,这就保证了贫困劳动者,在20分钟之内能够(到岗)就业。”潜山县劳动就业局局长赵明告诉记者,现在,潜山县已在全县16个乡镇186个村居,设立了381家居家就业扶贫基地,平均10公里范围内就有一家基地可供贫困劳动者选择就业。通过就业扶贫驿站、居家就业扶贫基地,截至目前全县已有1279位贫困劳动者实现就业。

  就业扶贫

  力度加大

  2017年,潜山县被列为全省首批就业扶贫驿站建设试点县。以此为契机,潜山县出台了《就业扶贫驿站建设实施方案》。

  《方案》提出,以有就业能力和愿望的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16-59周岁,以下简称贫困劳动者)为重点,围绕实现精准对接、促进稳定就业、提升就业质量的目标,在扶贫任务重的乡镇和行政村建设就业扶贫驿站,承载就业服务平台、扶贫车间、电商服务中心、技能培训教室等功能,为贫困劳动者提供就业服务、技能培训。

  通过整合资源、叠加政策、优化服务,“就业扶贫驿站”已成为就业服务的新阵地、居家就业的服务区、技能培训的加油站、扶持创业的催化器。截至目前,潜山县已建成并正常运营“就业扶贫驿站”10家,入驻实体14个,带动就业477人,其中贫困劳动者243人,人均月增收1300元以上。

  依托现有产业、因地制宜,在建立就业扶贫驿站的同时,潜山县还设立了一批居家就业扶贫基地,人社部门举办培训班,对每位在基地就业的贫困劳动者进行免费培训,并给予每人每年1200元的岗位补助。

  “碳化技术是把这个生料,通过这个碳化流程,加工两个小时,然后从那个里面去掉这个水分,达到防霉 防蛀,不变形的效果。”近日,潜山县组织技术人员正在为“永杰竹业”的贫困劳动者进行技能培训。正是在政府利好政策的吸引下,这家企业主动申请成为了居家就业扶贫基地。“政府有这么好的政策,作为我们企业,很乐意成为居家就业扶贫基地,不仅可以给我们企业减负,减轻招工的压力,还能增强员工的稳定性。”永杰竹业负责人徐义军说。

  2017年,潜山县认定就业扶贫基地32家,认定居家就业扶贫基地323家,开展技能脱贫培训1404人。与此同时,潜山县对建成并正常运营三个月以上的扶贫驿站,在就业资金安排10万元左右补助基础上,县财政从本级扶贫资金中安排200万元予以配套,目前已验收8个就业扶贫驿站,落实奖补资金15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