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本地快讯 >

6034名林长遍布山林湿地园林 林长制在古皖大地落地生根

  三月好风光,安庆绿意盎然。

  我市是省五大重点林区之一,森林面积796.76万亩,森林覆盖率39.24%,均列全省第4位,湿地面积253.12万亩,位列全省第1位。2017年7月,我市作为安徽省首批林长制试点城市,全面启动林长制工作。历经近9个月的实践,全市注设立林长6034名,市县乡村四级林长制工作体系全面构建,范围涵盖每一块山林、每一片湿地、每一处园林;实施四大试点示范工程,在“增绿”“护绿”“用绿”上做文章;聚焦重点难点问题,在发展绿色经济、林业投融资、利益分配机制等方面探索创新。

  林长制在古皖大地落地生根,一处处不毛之地重新披上了绿装,一个个山头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让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到了实惠。

  造林增绿 山头披绿装

  3月是植树时节。3月9日,市领导带领市直机关企事业干部职工300余人,在“一湖九河”治理工程植树现场掀起植树造林热潮。当日,在秦泉河岸边共栽植香樟、桂花、海棠、垂柳、山茱萸及红叶石楠等树种1000多株。截至3月底,市区义务种树约13万株。

  在宜秀区五横乡虎山村毛栗山,春风吹绿了满山新栽的苗木。毛栗山是五横乡“青山白化”专项治理点,自去年9月整治工作开展以来,五横乡根据整治地点的地理位置及实际情况,采取无坟地块栽植国外松进行绿化,墓穴周围密植法青、红叶石楠进行遮蔽。现已栽种国外松苗木6000株、红叶石楠1000株,法青10000株,柏枝120株,需要遮蔽的48座墓穴在绿树的掩映下基本看不见。

  宜秀区于2017年8月1日同步启动林长制及“青山白化”专项治理工作,计划到2019年底基本消除“青山白化”现象。该区坚持疏堵结合、建管并举,通过严管严打严治减少“白化”。紧盯重点区域,项目化管理、一体化推进,确保增绿见效。坚持谁实施、谁管护、谁负责,一包到底,推动责任落实。截至目前,宜秀区已基本完成“青山白化”专项治理任务,栽植红叶石楠、高杆女贞、国外松、夹竹桃等苗木1030亩、15.5万株。昔日光秃秃的山头披上绿装,增绿效果显著。

  探索“森林+” 芭茅山变金山银山

  如何将生态造林与林业增效结合起来?全市在实施林长制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森林+”,一方面深入发展花卉苗木、特色林果、绿色种植业和养殖业等绿色富民产业;一方面实现绿色产业深度融合,重点发展森林旅游,打造一批精品森林旅游景区。

  在太湖县,自去年起,一场声势浩大的消除芭茅山战役打响。芭茅又称“霸山草”,芭茅山是历年来造林的难点和火灾的高发点。为攻克这一难点,全市以实施林长制为契机,将芭茅山改造作为林长制的一大重点示范项目。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油茶、薄壳山核桃等特色经济林和竹林、杨树等速生丰产林,重点发展林下种植、养殖等林下经济,加快开发林业产业。

  太湖县天华镇陈来沟林场承包大户朱国安,自2013年起陆续流转该镇黄庙村的芭茅山,持续造林、抚育,发展油茶、毛竹等特色产业。到2017年底,朱国安共流转荒山5680亩,实现造林3000亩,年获益超过50万元。曾经的芭茅山在朱国安的努力下,已满目苍翠,竹大成林。

  在天华镇天润峰,种植大户汪福建流转的1000亩山地上,油茶基地常年郁郁葱葱。他种植的油茶树采用基肥和抚育茅草绿肥,不使用化肥和农药,油茶树根系发达,最大直径2.5米,油茶品质极佳,最受市场欢迎的一款油茶一斤售价500元。同时,由于天润峰位于花亭湖畔,湖水相依,青山相连,景色优美,汪福建还将此打造成旅游景区,设置了爬山道,经常举办健身登山行、山顶观星、摄影等系列旅游活动,每年吸引游客约2000余人次。

  太湖县共设立林长940人,其中县级总林长8人、乡镇级林长219人、村级林长713人。共有护林员1924人。太湖县将芭茅山改造作为林长制的重要抓手,一方面砍除芭茅,减轻森林防火压力,保护森林生态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另一方面,营造毛竹、油茶等经济树种,提高林地产出率,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真正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到实处。太湖县计划3年消灭17万亩芭茅山,截至目前,砍除芭茅10.1万亩,完成新造林6.32万亩,林长制实施成效初步显现。

  统筹结合 生态富民

  人勤春早,在潜山县黄铺镇的6000亩油茶林里,68岁的农民郑支旺忙着给油茶树锄草、上肥。“已经在基地工作一年多了,平时负责锄草、剪枝等管护工作,采摘期的时候负责采摘,每个月劳务费2000元。”郑支旺说,家里的8亩山场已流转出去,签了30年的流转合同,一次性领到租金1万多元。桐城兴农油茶专业合作社也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带动357户入股社员,每户年分红2400元。

  全市在实施林长制的过程中,注重统筹结合,聚焦生态富民。将林长制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有机结合,建成工业原料林、特色经济林和花卉苗木基地321万亩,其中油茶61.7万亩,蓝莓2万亩。国家级龙头企业达到3家,省级龙头企业达到130家,省级龙头企业数量全省第一。2017年,全市林业总产值达363.5亿元,增长12.7%。

  将林长制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全市通过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带动41.6万户林农受益,户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农民不出门也能务工。同时优先聘用贫困户为生态护林员,将营造林、森林抚育、森林管护等任务直接安排到贫困户,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态护林员3219人,占护林员总数的59.6%,基本达到“一人护林、全家脱贫”的效果。

  将林长制与助推乡村振兴相结合,全市将增绿、增效、增收行动列入《安庆市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十大行动,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助推农村生态宜居、产业兴旺,让“不砍树能致富”成为现实,加快推进山绿、景美、民富。

关键词:林长湿地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