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快讯 >

“企业用工+贫困户就业”企业创新扶贫模式显成效

  中国石化积极探索创新扶贫新模式,通过项目倾力扶持老区企业,让岳西县蓝锐公司贫困户员工都能快速掌握到一技或多技之长,胜任到生产的各个关键岗位,通过岗位的不断晋升来增加贫困户员工的工资收入,人均月收入均能达到2500-3500元左右。

  “真的非常感谢中石化公司对我们的帮扶,让咱们贫困家庭能脱贫致富。”4月17日,我市岳西县莲云乡珠屋村熊诺组的吴玉琴告诉记者。她所说的企业帮扶,是自2016年以来,中国石化帮扶岳西当地蓝锐公司后,带动企业发展,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为当地解决了不少贫困家庭人员就业难题,给贫困家庭实现稳定增收、脱贫致富创出了一条新路子。

  精准扶贫

  近年来,中国石化积极探索创新扶贫新模式,提高扶贫成效。通过项目倾力扶持老区企业,帮助企业做强做大来带动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安徽蓝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岳西本土企业,其生产的LED照明应用产品以高光效、节能、环保、绿色无污染等突出特点,获得了中国石化的密切关注。

  自2016年中国石化帮扶该企业后,中国石化安徽石油分公司总经理柴志明、中国石化派驻岳西挂职副县长黄长水等各级领导多次莅临蓝锐科技考察调研,就经营管理和业务开拓给予了全方位的指导与建议,三年来成效显著。该企业坚持优先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人员就业,以“企业用工+贫困户就业”的精准扶贫模式,为当地解决了贫困家庭人员就业难题。

  吴玉琴今年46岁,是第一批进入蓝锐公司就业的贫困户。据了解,吴玉琴家中婆母年事已高,体弱多病,两个儿女一个上大学、一个上高中。夫妻俩老实本份文化水平不高。在没进蓝锐公司工作前,只能在家靠种微薄的几亩田地和春季时帮别人摘点茶叶,来维持一家人生活,家庭经济状况非常困难。

  “进入公司后,通过技能专项培训,我从一名普通包装工到装配工,再到现在的焊接技术工,公司对我们非常重视。”吴玉琴告诉记者,自己的月工资也从刚入厂时的每月1800元,达到了如今的每月3000元左右,这不仅大大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也给全家人带了希望。

  “吴玉琴是一名具有优秀道德品质和大公无私的好员工,去年,公司就曾对她拾金不昧的事迹给予通报表扬,像这样的好员工,我们企业更要对其加大帮扶力度。”该企业办公室主任刘敏介绍道。

  系统培训

  据了解,为切实做好贫困户员工的帮扶工作,该企业根据每位员工的不同情况制定了相应的精准帮扶计划。入职前进行系统培训学习,让员工能快速融入到企业的人文环境中。

  入职后,还安排老员工对其日常工作进行指导和帮助,让其能快速熟悉工作岗位进入到工作状态。待员工适应后再根据每个人不同的自身条件,开展打螺丝、点胶、焊接、贴片、品检等不同技术岗位的技能专项培训,通过理论和实际操作的综合学习,不断提高每位员工的自身综合素质。

  目前,像吴玉琴这样的贫困户员工,通过企业提供的就业平台和自身的不断努力,深深扎根在了生产一线关键岗位上,为家庭带来了稳定收入的还有很多,叶小霞也是其中之一。今年37岁的她,是岳西县莲云乡长生村枫树组人,是2016年进入该企业的贫困户。

  其母亲常年患病卧床,丈夫初中毕业没有任何技能,常年在工地上四处漂泊打零工,“两个孩子一个在上初中,一个上小学需要人照顾,我也不能外出打工,平时只能在家接点零活来做以维持生计。”叶小霞告诉记者。

  进入企业后,通过老员工的帮带,叶小霞很快就熟悉了各生产工位,通过自身不断学习提升,从装配工、螺丝工到焊接工,一步一个脚印,月收入也达到了3000元以上,不仅为家庭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还能在家照顾到老人和孩子。

  脱贫致富

  今年34岁的储著琴,家住岳西县天堂镇回龙社区居委会王弯组,是2017年春节后该企业新增招的贫困户员工。其父亲身患心脏病、高血压、腰肌劳损等各类疾病,丧失了劳动能力;丈夫则患有慢性肾炎需常年吃药复查治疗,也无劳动能力;一个孩子正在上初中,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她和母亲两个女人身上。

  刘敏告诉记者,经过一年多系统培训学习,她已从一名普通操作工晋升到拉线品检员,月收入达到3200元以上,现在生产部门已将她作为重点管理人员对象来培养,未来在企业晋升发展空间非常大。

  据介绍,该企业通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帮扶理念,让每位贫困户员工都能快速掌握到一技或多技之长,胜任到生产的各个关键岗位,通过岗位的不断晋升来增加贫困户员工的工资收入,人均月收入均能达到2500-3500元左右。

  大手拉着小手走,有了中国石化的支持与扶持,让该企业明确了发展的方向,坚定了企业开拓进取的信心。企业已扩大生产规模,优先录用本地贫困户等家庭困难人员,大大带动了本地贫困家庭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