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本地快讯 >

打造“支部+”党建脱贫新模式 黄甲镇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桐城市黄甲镇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着力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支部+”平台,带领村民走上一条党建强、产业兴、村民富的基层党建新路,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超过15万元,贫困人口从9136人锐减至128人。

  黄甲镇积极打造“支部+经济组织”模式,把党支部建到养殖场、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济组织上。

  “今年茶叶全卖完了,我家3亩茶园足足赚了2万多元,多亏了这块牌子。”5月15日,杨头村村民项家平指着“杨头有机茶专业合作社支部委员会”的牌子说。

  2006年,杨头村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全村170多户就有110户成为社员,但依然面临管理混乱、茶叶品质良莠不齐等问题。

  合作社董事长王忠平是一名党员,深知党组织凝心聚力的作用。在他的带动下,杨头有机茶专业合作社支部委员会于2015年12月成立。支部成立后,针对茶叶种植管理制定了一系列标准,从栽种、施肥到采摘、包装,每一个环节都有规范——茶园100米范围内不允许打农药、5月中旬统一施肥、上等茶必须一叶一芽……

  党员以身作则、带头遵守,群众积极参与。

  今年,合作社9000斤茶叶销售一空,产值超过300万元,70多户贫困户社员全部脱贫。

  黄甲镇大力推进“支部+项目带动”模式,立足产业富民思路,积极引进项目做好服务。

  2015年,金少清来到石窑村投资600万元建白茶基地。建设过程中,他感受到了基层党组织的温暖——刚来村里时,金少清需要流转500亩山场,部分村民不理解、不支持。平均年龄超过50岁的四名村干部,常常深夜骑摩托车绕着山路去村民家,苦口婆心做思想工作。 一个月内时间内,500亩山场顺利流转。

  该镇还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实行“支部+党员示范”模式,组织有能力的党员与贫困户帮扶。

  三新村71岁的杨传助种了几十年中药材,有着34年党龄的他带领项湾组35户村民种植杜仲、山茱萸等药材,倾囊相授种植技术,甚至不辞辛苦去外地寻找优质种子,通过层层关系找到浙江、亳州等地收购商,保证销路。在他的带动下,项湾组中药材规模从40亩扩大到200亩,平均每亩增收3000多元。

  黄铺村党员吴昌义建设标准化茶园示范基地,优先将贫困农户的土地纳入合作社,累计收购贫困户茶叶近30万元,帮助销售2000斤茶叶,带动60户贫困户就业,人均年增收24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