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5月24日召开的全市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暨校园安全工作专题推进会上获悉,今年我市各地各校进一步完善防溺水长效工作机制,在强化预防为主理念的同时,加强风险防控、加强安全监管,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形成监管合力,严防学生溺水事件发生。
随着夏季来临,气温升高,青少年儿童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今年,我市各学校进一步加强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利用校园广播、墙报、黑板报等形式,广泛宣传安全知识和呼救、自救、互救技巧。在学生离校前,开展“预防溺水,珍爱生命”警示教育,落实提醒制度,让学生自觉做到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使防溺水“六不”要求家喻户晓,增强学生安全观念和风险意识。
同时,我市各校还将通过家访、家长会、打电话、发短信微信、发放明白卡等形式,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使家校对接覆盖到每一名学生家长或法定监护人。在周末和节假日期间,我市各校将建立安全提醒制度,告知家长履行学生离校期间的监护职责。根据教育部的统一部署,我市将《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印送至每一位学生家长手中。
从发生学生溺水事故的特点来看,溺水事故多发生在周末或节假日以及放学后等时段,多发生在农村地区,多发生在无人看管的江河、干渠、池塘、废弃沙坑等野外水域,多发生在学生自行结伴游玩过程中,多发生在中小学生中。针对这一特点,我市各县(市)、区政府及乡镇(街道)将组织相关水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尤其是对辖区内或权属内河、湖、水库、水塘、取水坑的隐患排查,对排查发现的问题,将建立台账,分解落实责任,跟踪督办,及时排除。对事故多发地带、高温特殊时段,将进行巡查监管,做到隐患排查全覆盖、监管监控全覆盖。